一、贵州贵阳一缆车停电致18人被困 消防紧急救援
26日10时许,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缆车停电造成18人被困。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接报后,调集云岩大队三桥南路消防救援站、国家山岳救援队贵阳大队5车23人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经现场了解,因下雨导致缆车停电。消防救援人员沿索道搜寻,确定有18人被困。了解现场情况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配合工作人员利用滑轮顺索道将被困人员逐个营救。
现场,2台相邻缆车中有5人被困(1台3人,1台2人)被困位置于半山腰,离地约25米,缆车距维修塔斜向距离约50米。国家山岳救援队贵阳大队指战员立即携带山岳救援装备攀爬至缆车维修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采取从上往下的方式,搭建“被动式索道下放系统”爬至被困人员缆车顶部,达到缆车顶部后,在缆车顶部搭建“主动式单人快速下放救援系统”,一对一将缆车内被困人员转移到地面。经过1小时的紧张救援,5名被困人员均成功救出。
此次救援共营救被困人员18人,无人员伤亡。
来源:中新网
二、悲痛!被洪水冲走的消防指挥员,牺牲了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7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因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被洪水冲走、失踪。经连日搜寻,陈陆同志遗体已被找到,确认英勇牺牲。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指战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
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导致4个村庄、5.8平方公里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陈陆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众。
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和当地向导、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被洪水冲走、失联。经49小时全力搜救,24日下午,在事发处下游约2.3公里水域发现一具遗体。经公安机关DNA比对,26日确认陈陆同志英勇牺牲。目前,救援队伍仍在继续搜救另一名失联人员王松。
陈陆,1984年2月出生,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来源:人民日报
三、80岁独居老人被困卧室,消防员连开两道门解救
27日清晨,北京东城区一位独居老人因卧室门打不开被困。老人通过窗户向小区保安救助,保安联系了老人相熟的邻居。因为防盗门里面上了挂锁,只能破拆进屋,邻居又报警找来了消防员。消防员到场后先将防盗门打开,进屋后又打开了老人的卧室门,老人身体无碍。
7月26日6时4分,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北新桥消防救援站接119指挥中心调度,位于交道口东大街6号楼一住户的房门无法打开,需要消防部门帮助,北新桥消防救援站第一时间派出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处置。
消防站到场后了解到,现场是一名80岁独居老人被反锁在了卧室内,老人昨晚就已被困,但手机不在身边。睡了一晚后,老人仍打不开卧室门,于是在卧室窗口向楼下的保安求助,希望保安可以联系她家的邻居。
“报警人是老人的邻居,老人的儿女住得远,这位邻居平日里对老人多有照顾,并拿着老人家防盗门的钥匙。”北新桥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闫启阳说,现场观察发现,防盗门里面除了插了插销,也上了类似宾馆那样的挂锁,外面无法通过钥匙打开。
这位热心邻居还说,之前联系了开锁公司,但对方表示此类情况必须得进行破拆,邻居不得已又拨打了119求助。
在认真勘察过现场情况后,消防站决定不损坏防盗门锁,而是使用电动扩张钳和撬棍对防盗门的观察窗进行了破拆,10分钟后,消防员打开一缺口,探手进去卸下了挂锁,成功打开了防盗门。
之后,消防员进入屋内,一把拉开了老人的卧室门,老人身体无碍。
来源:东城消防
四、青岛四部门建立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搭建救治快速通道
7月24日,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由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银保监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制定的《青岛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还联合下发了 《青岛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救治 “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为道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救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建立联动机制
《规范》适用于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发生重伤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以及载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发生泄漏、爆炸、燃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大型客车、校车、重型货车、农村面包车等车辆发生翻车、坠车、燃烧事故,造成群体性伤亡等情况。上述事故发生后,将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指挥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组织指挥公安交警、消防救援、卫生健康、银保监部门及保险企业展开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值得一提的是,各保险公司将依据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按照救援优先、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机动车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先行垫付相关费用,积极开展赔付工作。银保监部门将督导驻青财产保险公司落实医疗费用先行垫付工作。
明确救援流程
《规范》明确了救援流程,公安交警部门接到报警后,对符合应急救援的事故,启动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组织警力赶赴现场,清理应急救援通道,引导消防救援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开展施救工作。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启动快速救治“绿色通道”。需要医疗费用垫付的,经公安交警部门审核,向保险公司出具医疗费用垫付通知书;伤员符合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条件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审批办理救助基金垫付。危重症事故伤员需要紧急转院的,在具备条件区域,组织协调“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消防救援部门接到报警后,就近调度事故发生地消防救援队伍,展开破拆抢救受伤、受困人员,对事故车辆进行灭火,堵漏、稀释有害物质等施救工作;院前急救部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加强与交警部门联动,快速传递信息。急救站点根据伤员情况,调度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急救。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快速评估,启动救治预警级别、实施必要的处理并确定接收医院,并将伤情、采取急救措施等信息提前告知接收医院。接收医院获得伤员相关情况后,迅速启动院内急救程序,开启绿色通道,做好人员、设备、药品等准备。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后,双方对伤者主要伤情、次要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急需的急救措施等进行交接。
空地联动救援
为确保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市公安局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了《青岛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实施方案》。根据伤病员情况“快速就近、有效救治”,保证急救转运高效、安全,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危重症事故伤员需要紧急转院的,在具备条件区域,组织协调“空地一体化”救援。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青岛市急救中心启动航空医疗救援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两架医疗直升机,每架直升机每年可提供300小时的医疗救治服务,可为重大交通事故以及危重患者转运提供便利。
发布会上公布了20位岛城知名救治专家、28家危重伤员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定点医院和135个交通事故伤员救援点,方便道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救治。
来源:青岛早报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