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防汛!各省做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23点击量:1108

吉林:举行防汛抗洪水上救援演练

目前,吉林省已进入主汛期。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情,721日,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在吉林市星星哨水库举行防汛抗洪水上救援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场景为,2020年进入主汛期以来,吉林省持续降雨,饮马河永吉县万昌镇段堤防出现决口险情,部分公路、桥梁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附近村屯受灾严重,部分民房倒塌、群众被洪水围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对饮马河流域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调动吉林省防汛机动抢险队和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防汛机动抢险队55名救援人员奔赴灾害发生地域,组织转移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

本次演练强化装备器材规范使用,全地形水陆两栖车、应急抢险气垫船、挂机式橡皮艇、喷水式冲锋舟、挂机式冲锋舟、智能遥控救生圈等救援装备轮番登场。现场模拟救援人员因道路、桥梁损坏而救援受阻,立即投入使用全地形水陆两栖车,该车兼具车与船的双重性能,强大的两栖性能和越野能力为恶劣地势环境中开展救援提供有力保障。现场模拟汛情发生时,出现狂风暴雨恶劣天气,致使常规船只无法实施现场救援,救援人员驾驶气垫船展开救援,全面展示气垫船行驶不受地形限制,可悬浮于水面、路面、浅滩或岸边的强大性能。模拟水中救生情景,救援人员远程操控智能遥控救生圈,以每秒5米的速度快速抵近落水者,落水者握紧救生圈被带回岸边,有效降低救援人员危险系数,为开展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此外,还进行了冲锋舟编队机动、喷水式冲锋舟编队机动、橡皮艇编队机动、抛投器救生等科目演练。

据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防汛机动抢险队队长赵云龙介绍,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现在吉林省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为进一步提升省直两支防汛机动抢险队的抢险救援能力,我们开展了这次救援实战演练,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救援人员在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为防大汛、抢大险积累实战经验。

2020年首次使用新装备展示

喷水式冲锋舟

水中可载16人,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55公里以上,适用于江河、水库、湖泊等内河淡水水域的防汛抢险、水域救援等。

8×8全地形水陆两栖车


车体自重480kg,陆地可乘6人,水中可乘4人;水上航行速度5Km/h,陆上航行速度30Km/h,运行时间8-10小时。

应急抢险气垫船


自重195公斤,载重量300公斤,最多可乘坐4人,最高时速70km/h

挂机式橡皮艇


最大承载人数4人,载重量300kg。适用于城市内涝中的抢险救援,操作简单,机动灵活。

智能遥控救生圈


智能遥控救生圈最大承重120公斤,最大救援距离500米,最大遥控操作半径500米。可以从船上、岸边投掷,在10秒内快速部署,落水者可以抓住它侧面的扶手或是趴在它的顶端快速脱离险境。

来源: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安徽:紧急部署调度巢湖流域防汛工作

近期,巢湖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巢湖及多条支流水位超警戒、超保证、超历史,防汛到了最紧要关头。安徽省省长李国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紧急调度部署巢湖流域防汛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系统考虑巢湖长江水情汛情,一体部署巢湖流域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巢湖大堤万无一失。副省长张曙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巢湖流域是全省防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防汛形势,要在关键时刻拿出关键之举,在“上拦、下排、边分、固堤”四个方面系统施策,尽快缓解巢湖防洪压力。抓好“上拦”,要采取必要工程调度措施,尽量拦截入湖河流来水,减少上游水库下泄。抓好“下排”,要及时掌握长江水位波动状态,寻找一切机会窗口加快洪水外排,对泄洪河道要加大人力投入确保堤防安全。抓好“边分”,要下决心及时调度运用巢湖湖区周边的分洪圩区,统筹利用支流河道沿线分洪空间。抓好“固堤”,要按照防汛一级响应要求,强化巡堤查险,落实防风浪措施,尤其要在薄弱堤段及时设置围堰子堤,确保巢湖大堤绝对安全。

会议强调,要坚持打有准备之仗,全面落实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圩区分蓄洪准备和各种保障,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尤其要超前做好分蓄洪过程中的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坚决夺取巢湖流域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安徽日报


湖南:召开防汛会商调度会 做好持久战准备

日前湖南省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总指挥陈飞主持召开湖南省防汛会商调度会议,针对性研究部署洞庭湖区高洪水位防汛救灾工作。

根据预报,21日晚至26日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强降雨,2628日湘西北有一次暴雨过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洞庭湖各站水位都将维持在超警甚至超保状态,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会议指出,前期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已成过去,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压实责任、落实责任,做好打更加艰苦的持久战的准备。要加强加密会商研判,科学调度水库,腾库迎洪;洞庭湖区三市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巡堤查险,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科学安排、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合理布局和前置应急力量,做好应急救援准备;要强化防汛纪律,加强值班值守和督促检查,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松懈厌战情绪。

会议强调,要立足长远、精心谋划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抓紧研究提出洞庭湖区最不利洪水组合应对方案。要对洞庭湖区堤防的薄弱环节和查险处险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力争用5年时间彻底解决,把洞庭湖区堤防工程、防渗工程、排涝工程打造成能用、管用、好用的永久工程。

来源:湖南日报


河北:积极备战“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当前,河北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据河北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6月至8月,全省降水量总体较常年略偏多。其中,中南部地区将较常年偏多13成,防汛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面对可能到来的汛情,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举措,严阵以待、落实责任,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演练,以临战状态全力以赴投入防汛一线。

防患未然 “拉网式”排查隐患整治

“我们现在是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要对库区进行拉网式排查。”720日,刚从库区巡查回来的河北省保定市王快水库水政监察大队队长蔡保义告诉记者。

王快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南支沙河上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防洪保护范围涉及天津市及河北省418县。

“根据今年的天气情况,我们结合供水保证任务,提前进行了放水,留足了防洪库容。”蔡保义表示,水库是御洪的第一道防线。他们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排查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河北省水利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今年3月初开始,河北积极组织省防指成员单位,对水库、堤防等重要防洪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部位,交通干线、电力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一处、整治一处、销号一处。

“五月份,我们创新了排查方式,组织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开展跨区域交叉检查。”该负责人表示,检查排查共发现问题2193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对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386条河流,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提高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

此外,为做好2020年防汛工作,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先后印发《全省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020年全省防汛抗旱重点工作总体方案》等文件,对全省1054座水库、529处堤防险工险段、13处蓄滞洪区、1.1万个受山洪灾害影响村,落实了各类防汛责任人3.7万人,开展巡查防护。

同时,河北省以水库、河道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蓄滞洪区、城市低洼地带为重点,开展了四轮次隐患排查,对发现的2318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未雨绸缪 防汛应急演练密集开展

624日,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举办大清河流域超标准洪水抢险救援实战演练,对各级防汛人员进行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77日,河北省市县三级联合防汛演练在石家庄元氏县举行;713日,保定市与雄安新区举行联合防汛工作推进会,全面建立战时机制……

入汛以来,河北省各地着眼实案实战,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和预案演练,让群众熟悉预警方式、转移线路和安置地点,确保遇有险情时迅速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我们对全县山洪灾害重点村镇开展了巡查值守,在山洪灾害隐患点设置了明显标志,逐村逐户发放了转移明白卡。”邯郸市磁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秦杰介绍说,该县还组建了4506.4万人三级防汛抢险常备队和预备队,做到了有编制,有应急计划,有抢险目标,有抢险路线,保证紧急情况下拉得出、冲得上、战得胜。

“演练的真正目的是练兵,越是真实环境越能检验队伍的真实水平,才能做到应急有备。”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当前,河北省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局地暴雨洪水随时可能发生。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整合省市间防办、气象、水利、应急部门视频会商系统和监测预报系统,建立起信息化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同时,积极统筹各地市消防救援队伍、水利专业抢险队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保持24小时联系畅通,确保接到命令,能立即奔赴抗洪抢险一线,有力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实战状态 盯牢地质灾害重点区域

“每年的汛期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河北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刘志刚介绍说,河北省地质灾害类型全、分布广、危害大,再加上今年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成了重大风险和挑战。

为全力以赴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以不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首要目标,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2020年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61日起,河北省、市、县三级全面启动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巡查监测、值班值守等各项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628日、629日、78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发布省级地质灾害风险黄色预警3期,指导了各地防灾工作。

“汛前,我们将4031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逐点落实防灾责任单位、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逐点上图入库,建立管理台账。”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目前,各市全面进入实战状态,盯紧盯牢重点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主汛期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7126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地震后的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并责成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对地震影响区内地质灾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对灾情险情发生情况进行核实。

经统计,震源50公里范围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3处(其中,唐山210处,秦皇岛13处)。经核实,地震影响区无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介绍,把城镇、乡村、医院、学校、矿山、集市、养老院、幼儿园、旅游景区、在建工程等人员聚集区,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等区域,作为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区域和部位,把“七下八上”作为重要的防范时段,切实做好应对和防御工作,确保不出现重大灾情。

截至目前,全省共收到1起地质灾害灾情报告(79日保定市阜平县大台乡发生1起山体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来源:长城网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