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要闻:2020年07月16日

发布时间:2020-07-16点击量:1010

一、驰援江西 62名泉州消防员奋战抗洪前线

“哪里最危险、就赶赴哪里”,连日来,江西告急,鄱阳湖告急,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闻“汛”而动,在上级统一部署下,紧急驰援。

629日以来,江西省受连日暴雨影响,鄱阳湖水位不断上涨,连续8日涨幅在0.4米以上,单日最大涨幅0.65米,历史罕见。

7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防汛应急响应不断升级。

7131425分,根据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按照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指令,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抗洪抢险增援前置力量260人、47辆消防车、26艘舟艇从南平赶赴江西增援。其中,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出动62人、12辆消防车、6艘冲锋舟。

当晚,泉州消防指战员到达目的地后,在江西上饶市余干县体育场集结点进行营地搭建,并做好救援准备。

次日上午1025分,余干县防汛指挥部发出请求,枫港乡枫富联圩大坝出现渗水,急需救援。据悉,枫富联圩是鄱阳湖区的重点联圩之一,它保护着堤内6.4万多亩的耕地和3.7万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接到总队调度后,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抗洪抢险增援前置力量立即赶赴现场,与江西上饶市消防救援支队并肩作战,对大坝进行加固排险。

当日,江西省发布高温预警,消防指战员忍着烈日暴晒,不停地将沙石装袋,接力送到渗水处填堵加固。豆粒大的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手臂,不停地往下滴。至傍晚6时许,渗水处被成功堵上。大家这才发现脸和手臂被晒得通红,火辣辣的。

记者了解到,在当天的抢险现场,消防组歌不停地回荡在消防指战员耳边,将现场的士气反复推向高潮。原来,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站长陈家威作为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队开展抢险救援任务。为了提升队伍士气,他打开音响在现场播放消防组歌,嘹亮的歌声与加油呐喊声成为指战员不竭的动力。

同事眼中优秀的他,却称自己是一名“不称职”的父亲。他告诉记者,平日自己工作繁忙,除非请假,否则就得全天值班,一个月最多只有三天时间可以陪伴一双儿女,“这一次出来,又不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接下来,他与其他消防指战员将继续驻扎江西,随时等待总队的调度,再次投入抢险任务中。

小科普

联圩:圩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联圩是将小圩合并成大圩,以缩短圩区防洪堤线的一种措施。联圩是通过堵塞支河实现的,故又称为堵支并流。

来源:泉州晚报


二、车辆被困水中 消防人员急救援

714日,一辆下乡扶贫车辆在陈仓区南环路职教中心附近抛锚,被困道路积水中,宝鸡消防救援支队南环路消防站消防人员立即出动,救出被困人员和车辆。


近日,宝鸡多地连续降雨,导致市区部分路面积水严重。当日1026分,陈仓区南环路职教中心附近,一辆汽车抛锚被困水里,南环路消防站接警后,立即出动两车11人赶赴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消防人员发现,一辆白色大众轿车困于道路积水较深的十字路口处。经询问得知,车辆行驶期间抛锚,车内被困4人,两名男性和一名女性已自行下车,另一名女性年龄稍长,腿部有病行动不便,为了防止其腿部病情加重,消防人员背起年龄较大女性,护送至安全区域。其余消防人员将被困车辆推至无积水路段。经了解,被困车辆上的4名人员是宝鸡某行政单位公务人员,下乡扶贫途中遇积水路段车辆抛锚。

消防部门提醒:雨天行车,遇到积水路面,要下车观察积水深度,看能否安全通过,不要贸然涉水。过积水路面时要匀速慢行,缓慢通过。

来源:宝鸡日报


三、面对严重洪涝灾害 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全力抢险救援

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贵州、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遇险情的紧急时刻,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向险而行、紧急出动,全力营救和紧急转移被困群众,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驮着受困群众,用双手双脚爬出齐腰深的淤泥

75日午夜104分,急促的警铃声响彻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消防救援大队营区,原来是和溪镇米粮村工地上有人员被洪水围困。警铃就是命令,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出动两台车9名指战员前往救援。经过一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两名被困群众成功救出。但谁都没想到,更严峻的挑战即将到来。

245分,救援队接到消息,乐俭镇长兴村有5名群众被困正在等待救援,指战员立即赶赴现场。然而,赶往灾害现场道路多处路段和桥梁被洪水冲毁,在距离灾害现场还有5公里的地方,车辆已完全无法通行。

“携带装备徒步赶往灾害现场!”指导员王俊雄下达命令。救援队员利用手中工具劈山开路,艰难前行。他们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手提肩扛各类救援装备,在狭窄的山路上徒步奔袭。周边的山体由于长期降雨,泥土松动,不断有山石滚落,加上杂草丛生、地面湿滑,原本只需1小时的路程走了4个多小时。

长途跋涉10多个小时后,救援队到达救援现场后发现,现场有两处严重的山体滑坡,几处民房已经被完全冲毁,其余民房也被倾泻下来的淤泥围住,成为孤岛。而此时,暴雨还在继续,山坡上不时有碎石滚落,山体随时可能再次滑坡。情况十分危急!

王俊雄当机立断,安排一名安全员观察山体状态,其余队员就近利用木板、梯子等,平铺在淤泥上搭成浮桥开展救援。大暴雨导致的淤泥坑最大一处有100多平方米,淤泥最深处近1米,救援难度非常大。

救援队员们站在齐腰深的淤泥中,一点点将木板铺设靠近房屋。5名被困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1岁,最小的也有56岁,此时已无法自主行动。队员决定将老人背出危险地带。可背上老人的救援队员发现,两名成年人的重量让淤泥死死咬住了救援队员,无法发力,动弹不得。怎么办?队员急中生智,让两名救援人员接力,驮着老人用双手双脚趴在淤泥上,一点一点往外蹭。当5名被困群众都被营救到安全地带时,已经是1523分。

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当晚还有暴雨。为赶在天黑前抵达安全地带,救援队不顾疲惫立刻返程。返回途中,救援队一路劝说遇到的村民跟随队伍一起撤离。救援行动从1时持续到当日22时,救援队员平均每人负重35公斤,成功解救被困群众8人,疏散、转移群众1540余人。

看到消防员,就看到了希望

近日,鄱阳湖流域连续发生强降雨。76日起,鄱阳湖发生倒灌,造成内湖西河、昌江多处溃坝,部分地区发生管涌、泡泉。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紧急调集新余、萍乡等地7个消防救援支队共520人开展救援。

79日上午10时,消防员在鄱阳县油墩街镇张家畈村搜救时,一名获救的村民告知,村里还有一位98岁的老人和两个小孩子没被转移出来。得知情况后,消防员杨雷和其他几名队员迅速登船,赶往老人家中。

此时的张家畈村已是一片泽国。房子的一楼已被洪水淹没,树木只有一点点树冠露出水面,电线杆也被淹了半截,水面上漂浮着各种杂物。冲锋舟躲避各种障碍,花了半个小时才走完不到1公里的路程。

“我们在这里!”消防员猛地听见有人呼救,是两个大人带着两个10多岁的孩子!冲锋舟迅速靠近,杨雷和队友邓佳辉带着救生衣翻越栏杆进入楼内,在3楼房间内找到了98岁的老人。老人行动不便,还拄着拐杖。杨雷给老人穿好救生衣,然后和邓佳辉小心地将老人抬过阳台栏杆,其他队友接应着将老人妥善安置在冲锋舟里。随着两名大人和两名小孩成功登上了船,被困的5名群众终于成功脱险。

这几天来,类似的故事在鄱阳湖周边随处可见,“看到消防员,就看到了希望。”获救的群众流着眼泪说。

7919时许,由8只舟艇、54人组成的瑞金市消防救援队挺进受灾严重的鄱阳县鄱阳镇桂湖村。在滔滔的洪水中,面对陌生水域的各种危险,救援队员3人一组,手持手电筒,不停喊话,逐户搜索被困群众。在一片漆黑中,救援队员不放过一点点疑似求救的信号。

突然,橡皮艇舵手王章平发现远处似乎有光点闪动,立即指挥橡皮艇靠近。“救命啊!”原来是一位老人坐在二楼的窗台上呼喊。此时的洪水已经接近二楼阳台,水流十分湍急。老人还带着一个孩子,行动不便。

王章平迅速爬上二楼平台保护老人和孩子,大队长胡彦青和消防员刘殷函一边固定橡皮艇、一边伸出双手接应。窗台和橡皮艇有一定距离,老人有点紧张不敢下来。“踩在我们肩膀上!”胡彦青说。在消防员的保护下,老人和孩子安全转移到橡皮艇上,橡皮艇载着脱困群众向安全区域驶去。

截至71011时,江西消防救援总队共出动舟艇630批次,营救出被困群众1955人,疏散群众5000余人,运送物资37800余件。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寻找生的希望

78日,湖北黄梅县4个小时降雨量接近200毫米,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凌晨4时许,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3组突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裹挟着巨大山石倾泻而下,造成7栋民房被毁,9名人员失联。

120余名消防指战员,5条搜救犬及千余件套器材装备火速抵达现场,投入救援行动。消防救援人员借助工程机械对滑坡堆积区两侧进行清理,开辟两侧作业面,并将核心区域分成5个作业单元,每组选派精干人员携带探测、破拆等救援装备,分组同步展开救援。

“安静!好像有声音!”救援队员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静默探测、搜救犬反复搜索确认等方式,确定在一处只露出一点瓦片的房屋剩余空间内有一名被困者。接收到被困者发出的微弱信号,救援队员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扩大施救空间,终于确定了被困者的具体位置,那是三根屋梁偶然形成的狭小空间,维持着极为脆弱的平衡。

“小心,别碰那里!”救援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现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栋被稀软泥土掩埋的房屋就凭借3根屋梁支撑着,稍有不慎就会墙倒屋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有救援作业都必须极度小心。

1610分左右,救援入口终于被打开,黄冈特勤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李煜奉命进入,逐层清除堆叠的木桩,打通救人的最后1米。

“我们马上过来了!保持体力!”李煜一边冒着生命危险匍匐前进,一边不断安慰被困者。1626分,80多岁的被困者成功获救。经医护人员确认,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

来不及休息,救援队员们又投入到下一场救援战役中。

救援行动一直持续到79日下午,在这30多个小时里,参加救援的100余名消防指战员没有一刻停止救援行动,很多人甚至顾不上吃口饭、喝口水,只为争分夺秒寻找生的希望。“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竭尽全力!”李煜说。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这是消防救援队伍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