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军战舰上,竟有两场不同的大火!消防员一度撤离,原因是温度高
15日,美军承认,“好人理查德”号战舰上的大火,3天后还没有彻底扑灭。
而且,美军第一次曝光,这一战舰上有两处大火,而不是一处!
美国海军海军当天表示,圣地亚哥军港的“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上的大火仍在燃烧,但消防员在灭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远征攻击群指挥官、海军少将菲利普·索贝克说: “这艘两栖攻击舰上的火灾情况目前稳定,装载300多万升燃料的油库没有起火的危险。”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仍在积极地从内部和外部多个接入点进行灭火。”
索贝克说,大火有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被扑灭。索贝克说,至少61人,包括38名水手和23名平民,受了轻伤,包括中暑和吸入烟雾。没有人员住院。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巴雷利说,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在为燃油或其他危险废物的泄漏做好准备,但目前水面上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有燃油泄漏。
这位警卫队人员披露了一个此前外界不知道的细节:目前,消防员正在这一战舰上扑灭两场大火,一场在这一舰艇的前方,一场在船尾,而不仅仅是一个火头。
这一战舰的前部的大火更为危险,由于火的热度威胁消防员的生命,消防员目前在外部对舰艇前部进行灭火。索贝克说,大火的温度一度高达1000度。
索贝克说,来自第三直升机战斗中队的MH-60“海鹰”直升机已经执行了超过1200次的灭火任务,倒下大量的水,这有助于冷却舰上的飞行甲板和上层建筑,这样消防员就可以相对安全的登上舰上灭火。
这艘两栖攻击舰的飞行甲板和上层建筑被大火破坏,导致前桅杆倒塌。索贝克周一表示,大火一直烧到了船体表面,大量空间出现损坏。
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图片显示,该舰几乎所有内部空间严重受损,目前只有底部的舱室没有被大火侵袭。
周日这一战舰起火时,该战舰正停靠在圣地亚哥进行维修升级。火警响起后,船员们开始灭火,但是随后的爆炸导致该船被疏散。从那时起,美国海军一直在与大火搏斗,但3天后仍然没有完全扑灭大火。大火一度从舰岛最顶部喷出火舌,舰体前部也不断喷出浓烟。
索贝克说,火灾的报告首先来自较低的车辆存放区,这里用来存放装甲车和其他海军陆战队的装备,连接着登上登陆舰的船坞舱。
由于船厂维修要做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作,战舰上的这个巨大的存储区域被用来存储原料、设备零件和各种纸板箱,据报告这些杂物帮助了大火愈演愈烈。此外,据称因为战舰在维修,自动灭火系统当时被暂时关闭。
“好人理查德”号被设计用来支持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行动。这艘船可以运送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远征部队的装备,包括战车,通过登陆艇或直升机的转运迅速在敌方领土上着陆,也可以通过携带的战斗机、直升机提供空中支援。它还可以作为指挥舰艇,又或者参与民间人道主义任务。
来源:网络综合
二、千名消防救援人员驰援鄱阳湖,看见“导弹绿”,百姓安心了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抗洪抢险前方指挥部获悉,针对江西省境内鄱阳湖严峻汛情,7月13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五省消防救援总队的1000名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地质灾害救援等消防救援指战员,迅速集结,火速驰援鄱阳湖抗洪抢险一线。
据悉,按照“哪里最危险、就赶赴哪里”的原则,这批增援力量中的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300名指战员赴南昌新建区、进贤县、永修县、共青城、德安县;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200名指战员赴九江城区、瑞昌市、庐山市、武宁县、修水县;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200名指战员赴余干县、万年县、进贤县;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150名指战员赴都昌县、庐山市、德安县、共青城;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150名指战员赴彭泽县、湖口县等地区投入抗洪抢险。
截至13日24时,这5支增援队伍全部到达鄱阳湖周边5个集结点,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抗洪抢险前方指挥部也移至鄱阳湖九江段。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魏捍东介绍,驰援江西的1000名消防员主要任务是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联动,负责堤防和巡堤,加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汛期险情隐患,快速组织抢险处置。
“堤上有了‘导弹绿’ 我们百姓安了心”
60余处管涌被及时堵住,近万个沙袋筑起一道道坚固长坝……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赣江大堤上,看着满身泥水奋战的火箭军某部官兵,联圩镇连前村党支部书记闵炳根说:“今年洪水来势凶猛,抗洪压力大,大堤上有了‘导弹绿’,我们老百姓安了心。”
入夏以来,火箭军某部时刻关注水文情况,定期组织官兵开展抗洪抢险演练。
灾情就是命令。7月11日,接到紧急驰援联圩镇的抢险命令后,部队长温广杰率领官兵紧急赶往抢险一线。官兵们一干便是9个多小时,直到19时左右才到临时宿营地。
12日凌晨1时45分,接到另一处堤坝出现重大险情的消息,官兵们紧急出动。一到现场发现,在200米左右的堤坝下,出现了大大小小十余处泡泉,若不及时排险,堤坝下百余户村民的家园将受到威胁。快速运送沙石60余立方米、垒堤坝、堵管涌……官兵们按照分工,与时间赛跑,凌晨5点半,险情全部被排除。
险情一个接一个。某部官兵在联圩镇处理一处堤坝泡泉险情时,时值正午,温度高达40摄氏度。
该部副参谋长李世勇扛起沙袋,第一个跳入泥水里。官兵们也毫不含糊,一个接一个往里跳。一名协助官兵巡堤的村民说:“他们的年龄和我孩子差不多大,这样拼命我们都很心疼。”
“沙袋要按顺序,压住口,踩平了,压实了……”四级军士长李国华已是第5次参加驻地抗洪抢险任务。这次担任抢险组长的他,在抢险过程中,尽力将经验向战友现地传授,他说:“只有我们干得越快、越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列兵付胜是第一次参加抗洪抢险,每次封堵管涌,他都挑最苦最累的活儿干,脖子被太阳晒得脱了皮,又被沙袋磨出了血。他说:“我多背一个沙袋,大堤就多一分保障。”
据了解,目前抗洪抢险形势仍然严峻,火箭军某部政委赵忠祥说:“救援官兵将持续坚守大堤,全力排除各种险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北京晚报
三、消防联合民间救援队共同上演水域联合救援“大片”
近期全国各地受强降雨影响,发生多起洪涝灾害,防汛抗洪形势严峻。7月14日,郑州市中原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郑州蓝天救援队开展水域救援演练,促使救援队伍提升科学处置水域灾害事故水平。
当日,一场包括水域救援破拆装备器材展示、抗洪排涝能力展示、舟艇编队展示、翻船自救展示、洪水围岛救助群众、被困人员应急救护讲解等科目的水域救援演练在郑州市植物园一处水域开展。
演练伊始,挥舞着队旗的参演人员在岸边迅速集结。随后,全体参演人员身着作训服、佩戴救生衣,前往演练指定区域,演练正式开始。
现场,六名消防指战员利用齐格勒城市主战车和浮顶泵进行抗洪排涝演示,通过消防车将洪水抽到消防车内,再用水泡和水带将积水排到其他地方。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个冲锋艇编队行驶、在洪水中搜救被困人员,一个冲锋艇上三名队员展示翻船自救。
随后,场景转换至湖中心一处小岛。岛上发现两名被困人员,消防指战员立即利用抛投器进行施救,抛投器固定好后,救援人员通过绳索迅速到达对岸救助被困人员。
参与联合救援演练的郑州蓝天救援队专业救护人员,还现场向与会人员讲解急救设备使用方法。消防指战员亦现场讲解了橡皮艇、浮顶泵、救生衣、救生圈、移动照明灯组、漂浮绳、攀登包、4G单兵、热成像仪、多功能担架、救援三脚架、二类吊带等水域救援器材装备器材的使用方法。
中原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曹平说,希望通过此次演练,最大限度模拟真实、复杂警情,切实提高联合郑州蓝天救援队开展大型水域救援拉动演练综合作战能力,加强指战员对水域救援器材装备的熟悉掌握程度。
来源:猛犸新闻
四、三山湖黄泥洲大堤突发管涌险情 鄂州消防奋战9小时成功排险
连日来,鄂州市杜山镇三山湖水位持续高位运行。7月12日晚9时许,三山湖黄泥洲堤段出现长约60米的沉降险情,湖水将沉降的堤坝冲开长约10米的缺口,堤坝多处出现散浸、管涌,若不及时处置,可能导致溃堤危险。
接到指令后,鄂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集结抗洪抢险救援突击队20名消防员驰援。到达现场后,管涌处湍急的水流正在急速往外涌泄,洪水夹杂着泥沙冲击着农田,当地党员干部、村民、民兵等已上堤排险。
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和被冲毁的堤坝,消防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一分钟筑好堤坝,人民群众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现场消防员立即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填装沙石,一组负责搬运。
雨后转晴的河堤十分湿热,消防员们排成一条长龙,装泥沙、扛沙包、垒袋子,忙得热火朝天。经过9小时紧张抢险,消防指战员与各方力量联合筑起一条长约50余米的防洪堤坝。
据了解,截至7月13日18时,险情初步得到控制。
来源:荆楚网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