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十二项消防执法改革措施掷地有声。本次消防执法改革坚持简政放权、便民利企、源头预防、依法管理和社会共治的改革思路,重在优化营商环境,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实施精准监管执法,确保改革“放”不作秀,“管”不盲从,“服”必规范。
在培育市场主体和民众自我治理能力上有新尝试
实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公众聚集场所在取得营业执照或依法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后,向社会作出其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承诺,通过线上线下申请登记,并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消防重点监管。此举不仅是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具体体现,更是构建消防部门与企业、消防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的重要举措。同时,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制定技术服务机构星级评定标准,大幅放宽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条件,有利于扩大消防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规范消防技术服务行为。
在事中事后监管和“五位一体”综合监管模式上有新突破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打通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增加监管覆盖面,提高监管威慑力。完善“互联网+消防”监管,“智慧消防”建设纳入数字福建发展规划,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高效监管、精准执法、科学施策提供支撑。积极推行信用监管,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福建省信用监管体系和联合惩戒管理范畴,实施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深入推进火灾延伸调查,严格追究使用管理、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等各方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消防安全责任。
在消防安全综合监管和新型治理体系上有新定位
由“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实行火灾风险单位分级监管,推行标准公开、各负其责的单位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模式。为基层消防安全监管赋能,委托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开展显见性、普遍性消防违法行为查处。职能部门加强执法协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互通、定期会商、联动执法、线索抄告、案件移送、挂牌督办、信用惩戒等监管机制。
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上促改革
健全完善消防执法全程监督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消防部门全面推行消防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行政执法制度,严格限制处罚自由裁量权、明确轻微消防违法行为免罚。
福建出台《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实在”政策。政策将如何影响大众生活?我们来听听各方声音是如何说的。
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沈跃东
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消防体制改革,已于2018年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中办、国办于201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更多地从微观层面对消防执法改革进行了架构。《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结合福建省情,提出了十二项具体任务,对《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加以全面贯彻落实。
第一,简政放权,放足了该放的权。公众聚集场所依法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并且取得营业执照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按照消防部门告知的承诺条件,申请人通过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或当面提交,向社会作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承诺,并愿意承担违反承诺的法律责任,消防部门对符合承诺的公众聚集场所进行公告,不增加权利人负担,极大简化登记流程。同时取消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进一步放宽了消防产品市场准入限制,主动降低门槛,便民利企。
第二,规范消防执法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该管的事要管好。放权并不是放弃监管,而是要宽进严管、放管并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公众聚集场所推行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向社会作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承诺后立即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范围,消防监督管理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互联网+监管”的监管工作新机制,都是为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第三,优化便民利企,该提供的服务要提供到位。提供公共服务是消防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营造便利环境是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基本要求。此次,全面清理消防执法领域于法无据的证明材料和消防审批前置事项,实行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邮寄服务等便利化措施等将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炜衡全国火灾爆炸与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蔡伟达
该方案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以任务清单、保障措施、责任分工等形式,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具体措施。方案紧抓重点,务实且可操作性强,突出中央文件精神在我省的落地、落实。
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强化责任。结合我省实际,以《福建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为依据,将中央文件分解为十二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每项任务和措施均对应有责任部门,表明了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决心。二是简政放权。公众聚集场所告知承诺管理、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放宽消防产品市场准入限制、轻微消防违法行为免责清单等制度明确列入改革的任务清单,与省消防救援总队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一脉相承,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措施。三是行业融合。推进传统消防与新时期消防的融合,完善“互联网+消防”监管机制,实现全时段、可视化监测消防安全状况。推进行业部门消防管理的融合,加强相关责任部门执法协作,建立联动执法、线索抄告、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推进消防信用建设体系融合,畅通信息共享,建立信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实行多渠道、多元化的消防安全信用管理。
漳州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振茂
《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就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行了架构。我们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和集团标准化建设,在健全组织完善责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明确了门店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组织架构;利用慧云中心对餐饮商户设立了燃气报警、油锅起火、温感三大后厨系统,确保能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并及时处置;利用防火智能化系统监测逃生通道的畅通情况;每日由总值模拟火警抽查微型消防站人员履职情况等等,充分运用设施设备系统,明确的责任制度,常抓不懈的演练和培训,确保单位安全运营。
莆田市涵江区苍然社区网格管理员 侯碧凡
《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落地将进一步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从制度上明确了我们基层网格员参与对沿街店铺、出租屋等小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着重排查是否存在“三合一”现象、消防通道是否堵塞、楼道是否有电动车充电等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拍照上传网格化平台,持续跟进整改。
龙岩京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江鹭
《福建省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了强化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就企业而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身上,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人,落实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我们始终将消防安全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好场内“三提示”,注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提升,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依法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