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防灾救灾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汛情严峻,近期即将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国家防总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相关地区做好防汛、防台风等工作。
习近平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齐心协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在防汛救灾进入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防汛救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齐心协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谋篇布局、排兵布阵、攻坚克难,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防灾救灾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汛情严峻,近期即将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七下八上”也相隔不远,防汛救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始终保持临战、实战状态,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是第一位的,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汛抗灾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特别是要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转移避险措施。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形态,要加强应急值守,采取巡查、巡测等多种手段,严密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要强化对工矿企业、旅游景区等人员聚集区的防汛安全管理,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
要坚决落实责任制。责任重于泰山,压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是重中之重。事实证明,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大网,可以发现“癣疥之患”,做到险情抢早抢小;可以更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合力抗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防汛,加强薄弱环节防范。要统筹做好抢险队伍、群众转移安置、物料等组织落实工作。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险情和人员伤亡的,要严肃追责。
要加强汛情监测。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建立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精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发展趋势,密切跟踪防汛形势,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前安排部署防范和应对措施,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加强各类江河湖泊洪水防御,强化长江流域防洪工程统一科学调度,充分发挥重点水利工程调节作用,加强各类风险隐患及时排查治理,强化重点堤段、中小水库日常值守和高水位期间安全巡查,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抓好抗洪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做好局地突发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预警、转移避险与抢险救援,做好大中城市内涝灾害应急处置,强化汛期交通、旅游等安全管控。
要强化应急抢险救援。沧海横流之际,有关键力量站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是拯救生命、减少损失的关键之举。要针对重点地区和部位提前预置应急救援力量,细化救援方案;要充分发挥各类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力量作用,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坚强领导作用,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雨前到基层,雨中在一线”“重大险情在哪里,领导干部就在哪里”,在同重大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经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