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降雨致多地受灾 甘肃消防紧急救援疏散
5月6日下午17时23分,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遭受强降雨伴冰雹袭击,致使卓尼县局部地方受灾。从下午17时24分开始,至17时38分结束,强降雨伴冰雹天气持续将近15分钟,冰雹直径28毫米,截止20时,降雨量为39毫米。灾情发生后,卓尼县柳林消防救援站迅速出动救援人员 14人次,出动车辆3台次,疏散解救被困群众23人,抢救财产车辆10余辆,排污吸水,清理积雪540立方米许。消防救援指战员到达现场后,发现县城多处道路被厚厚的冰雹所覆盖,多数群众和车辆被困在冰雹路面上,指挥员迅速下达救援命令,分组展开救援,一组负责引导疏散被困人员,采取背、扶、抱等方式营救行动不便的老人、妇女和学生以及儿童解救到安全区域;另一组深入县城主街道帮助群众将陷在冰雹中的电动货运三轮车拖送至安全区域。
5月6日18时39分,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令陇西街道大部分路面积水过多,需要紧急排水,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沿街部分店铺地势较低,雨水倒灌,导致店内地板全部被淹。且雨水持续不停,现场情况紧急。了解情况后,消防队员利用消防机动泵将水抽排出至路口畅通的下水道,同时,协助店铺负责人清理通道和商铺的积水。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积水全部排出。随后又接到市民报警,称渭阳路段积水过多,需要紧急排水。巩昌站到达现场后发现该路段水位已经超过50公分并有多辆私家车抛锚,指挥员立即组织队员对被困人员和车辆进行疏散,随后立即利用消防机动泵对积水展进行排除,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路面积水排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日凌晨,陇西消防巩昌站共接警10起,出动消防车10台(次),出动指战员40余名 。
5月6日18时39分,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令陇西街道大部分路面积水过多,需要紧急排水,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沿街部分店铺地势较低,雨水倒灌,导致店内地板全部被淹。且雨水持续不停,现场情况紧急。了解情况后,消防队员利用消防机动泵将水抽排出至路口畅通的下水道,同时,协助店铺负责人清理通道和商铺的积水。经过1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积水全部排出。随后又接到市民报警,称渭阳路段积水过多,需要紧急排水。巩昌站到达现场后发现该路段水位已经超过50公分并有多辆私家车抛锚,指挥员立即组织队员对被困人员和车辆进行疏散,随后立即利用消防机动泵对积水展进行排除,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路面积水排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日凌晨,陇西消防巩昌站共接警10起,出动消防车10台(次),出动指战员40余名 。
5月6日 22时52分许, 甘肃省天水市出现强降雨天气,由于降雨,导致秦安县西川镇候辛村一居民家中积水。消防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排水。天水市消防救援支队秦安大队接到报警称:由于强降雨,导致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候辛村一居民家中积水,无人员被困。秦安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1辆消防车、6名消防员赶赴现场进行排水。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水位达到了半米多深强降雨不断,情况紧急。消防人员立即铺设水带,发动手抬机动泵对住户家屋外进行排水。随后,消防人员对居民家中房屋受损情况进行排查。经过3个小时紧张排水,成功将居民家屋外积水排空。
消防部门提醒,遇到暴雨洪涝天气,水位上涨快,很多住在低洼处的居民家中容易积水,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很容易被困在家中,一定要多留意,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多雨潮湿,一定要避免家中的电器受潮短路,如果在家中乱拉乱接电线,更容易发生漏电等危险,万一发生电器冒烟甚至着火,第一时间要做的是断开电源,然后拨打119。
来源:甘肃消防
二、贵州妥乐千年古银杏景区发生山火 消防救援人员正在扑救中
7日1时35分,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妥乐古银杏景区山体发生山火。目前,盘州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人员已经与“火魔”鏖战了9个小时,扑救仍在进行中。
现场,山火迅速蔓延,超过6级的大风更是火上浇油,导致景区内山体出现多次飞火,大片山林沦为火场,火势威胁妥乐4A级国家名胜风景区、妥乐国际会议中心、400多户国家级传统村落民房、2000余株千年古银杏树、西来寺及两栋景区旅游酒店受到威胁。
火灾发生后,盘州市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成立现场指挥部,并调集红果救援站、妥乐专职消防队6辆消防车、一台消防灭火机器人、40名消防指战员、专职消防员奔赴灭火前线扑救,同时点击4辆市政洒水车负责不间断供水,各级联动、相互协同、高效作业的紧急扑救行动随即展开。
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利用消防车车载水炮,移动水炮和消防机器人通过喷水灭火、降温等方式,主要对山火周边村落、寺庙、古银杏树、酒店等重点目标进行保卫,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防止山火蔓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更大的财产损失。
同时,消防救援人员对沿途进行不间断守护,对沿线的山林进行洒水润湿,防止飞火导致复燃。
来源:中新网
三、永嘉县文旅局回应: 部分消防栓未启用 因离救援位置较远
5月4日凌晨3点多,一场大火将温州永嘉的司马第大屋吞噬。过火面积达上千平方米,三分之一的主体建筑被毁,所幸无人员伤亡。
这起火灾事件经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留言评论,为百年古宅在一夜间的消逝扼腕叹息,直呼“太可惜了”。
水火无情,但身为“国保”,司马第大屋是否做好了足够的防患准备?灾后次日,钱江晚报记者深入火灾现场,并探访了多位司马第大屋内的居民。
记者采访时,起火起因在调查中,但多位居民不约而同地提及——大屋四周有几处消防栓在事发时却派不上用场。一位居民认为,“如果当时消防栓好用,不会烧毁这么多建筑。”
据了解,司马第大屋周边共配备有七个消防栓。“事发时,大屋附近确实有几处消防栓没有启用,是因为它们距离救援队的救援位置较远。另外,如果七个消防栓全部启用,会影响水压。”永嘉县文广旅体局核查后表示,在此次司马第大屋火灾中,共使用周边5个消防栓,均能正常出水,在火灾救援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记者了解到,4月12日,司马第大屋西侧刚发生过一起火灾。
“那起起火事件发生在司马第大屋西侧道坦后,并非司马第大屋文物本体,不属于文物。”永嘉县文广旅体局回应说,据现场勘查,因火势控制及时,那场火灾并未对司马第大屋主体造成损伤。
根据公安部门调查,起火原因为小屋内燃烧垃圾。肇事者为司马第大屋原住村民,60余岁,患有精神类疾病。
同时,有居民告诉记者,半个月多前的这场火灾过后,司马第大屋西侧围墙外多了十几个大水缸,他们猜测,水缸准备用来防火,只是还没投入使用。
对此,永嘉县文广旅体局回应,这些大水缸已经到位并投入使用,“但近日为防范登革热传播,要求院子内部不能有积水,因此水缸中日前并未储水。”
事发时,司马第大屋仍生活着12户人家,一半是陈氏原住民,一半是外来租户。
“作为旅游景点,司马第大屋的保护还缺乏明确定位。”祖祖辈辈在此生活,80岁的陈光华对司马第大屋充满感情,希望大屋能有更好的发展,他建议,可以由村集体统一收归,并安排统一的规划设计,按照旅游景点标准进行改造提升。这是不少居民的共同期盼。
同时,钱江晚报记者查询到,2012年,浙江省对永嘉县制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嘉芙蓉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进行了批复,文件指出,要逐步调整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认真落实新村选址,积极发展新区建设,合理疏减传统村落内居住人口。
对于至今为何仍未将司马第大屋中的居民全部疏散,永嘉县岩头镇回应说,此前,在芙蓉村委会的牵头下启动过搬迁计划,且在司马第大屋围墙外已找好宅基地,但因分配方式迟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搬迁计划无法推进下去。
来源:钱江晚报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