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逐步复课,如何加强疫情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建立学校、卫生、教育和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人对人的协作机制,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方面的业务指导、巡查、培训全覆盖。
落实防控措施的要求,强化学校环境卫生、消毒,保障学生食堂就餐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健康监测。开展健康教育,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各项措施做细做实,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聚集性疫情。
逛公园,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第一,口罩随时备着,如果碰到人员密集时就要戴口罩。
第二,加强手卫生,要保证手的干净。
第三,避免参加聚集性的集体活动,也尽量不到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去,最好相互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公交、地铁上已经开始拥挤,怎么做好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有条件的地方仍然要推进居家办公、错峰出行。
交通部门要根据客流的情况合理组织运力,尽量使乘客能够分散或者隔位入座。
要减少聚集,要加强通风换气,要做好车内清洁消毒。
加强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健康监测,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
要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出现疫情时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怎么做好自我防护?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全程戴口罩。一定要做好手卫生,特别是下车以后,要及时做好手卫生。要尽量采用无接触付费的方式,减少跟多频接触表面接触的机会。尽量和其他人员保持比较远的距离。
生活服务类场所,怎么降低风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关键是要控制人员数量、流量,减少人员聚集和近距离交谈。影剧院、游艺厅等娱乐性休闲性场所,建议暂不开业。大型体育活动,展览、展会,暂不开展。服务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健康监测,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在居住环境当中,通风以及清洁消毒等等。
哪些场合,还是坚持戴口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处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乘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距离比较近时,需要戴口罩。
特定场所如火车站、机场、公共交通工具、养老院、福利院、监狱,工作人员应戴口罩。
重点人员包括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境外来的回国人员,应该要戴口罩。
职业暴露人员,如医护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的警察、保安,及保洁人员、服务员,工作时戴上口罩。
哪些场所难防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有高感染风险的场所。如有新冠病人的诊治医院、境外回国人员的转运工具、海关和陆地边境口岸等。
有人员聚集的场所。包括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大型的体育活动人群的聚集,或者还有一些朋友之间的聚会场所等等。
密闭或者是半密闭空间,比如影剧院,包房、包厢,电梯轿厢等等。
哪些人群不容易监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比如保洁人员,可能会在一个地方集中住宿,但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分散在不同的场所,或不同单位,也可能是居家。还有一些特殊单位,像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等,都是有症状以后不太容易监测到的人群。
怎么防范医院等场所发生感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改善发热门诊的工作,特别是预诊分诊制度,继续严格执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应该严格落实相关的消毒隔离和防护制度。
要加强对感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注意加强医疗废物的收集管理等工作。
要加强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拥挤或人群聚集,加强对医院患者,特别是陪护人员的管理。
对儿童福利院、监狱等特殊单位,有什么具体要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监狱人员的主动健康监测。
要减少外来人员的探视,可以采用视频探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做好工作人员出入的健康监测和登记。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就医,经过排查以后再上班。
要严格落实监狱新进人员隔离观察、体温的监测,还有核酸检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