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10名队员,他们携带生命探测仪携带轻便救援装备,搭乘民航客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飞赴新西兰参与当地地震救援。25日早晨5点40分,抵达新西兰北部城市奥克兰,并转乘新西兰空军专机飞往克赖斯特彻奇,与新西兰有关方面协调后,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此次赴新西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来自中国地震局机关及局属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毕业自北大、中科大、北师大、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所有救援人员都有丰富的救援经验和过硬的救援本领,他们年富力强,人人持有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救援资质认证,分别是搜救、评估协调、建筑结构、后勤通讯保障等方面的专家,曾多次参加过国际救援任务,具有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汶川、玉树、舟曲等国内外救援经验。
在国际救援协调中心,中国救援队向新外交部和民防部高级官员了解最新情况。新方对中国队进行能力评估,认为这是一支高标准、具有丰富经验的救援队伍。中国救援队随后实地勘察了严重垮塌的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当地地标性建筑百年大教堂等。
中国救援队从26日中午就开始在倒塌了的CTV大楼进行搜救工作,当日按照计划会工作至晚上12时。据了解,该大楼在倒塌后,曾出现两次爆炸并冒烟,尽管可以救出生还者的机会不大,但所有救援人员还是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搜救。
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科技处负责人王满达和救援队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昨天中国救援队一直工作到夜里2点,今天早上不到6点又起来继续工作了。”王满达说,“我们昨天都非常累,已经没时间和体力搭建帐篷,所以就直接在清理好的一座教堂里睡了。”由此可见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任务繁重,救援时间紧迫。
希望经过救援队伍的不懈努力,将会有更多的救援奇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