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总安排部署防御台风“白鹿”工作 专家分析“白鹿”成因

发布时间:2019-08-23点击量:1742

国家防总安排部署防御台风“白鹿”工作

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第11号台风“白鹿”22日8时位于台湾省花莲市东南方向约123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预计“白鹿”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0~12级),逐渐向我国东南沿海靠近,并可能在这一带沿海登陆。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高度重视,对防御台风“白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国家防总办公室8月22日向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广东省(直辖市、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结合上次台风暴露的问题和这次台风特点,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密切监视、提前预警、及时响应、强化措施,全力做好台风“白鹿”防范各项工作。一要密切监视台风“白鹿”动向。加强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准备。二要抓紧排查风险隐患。尤其要针对上次台风暴露的不足,全力做好补强短板和薄弱环节。三要及时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转移海上、陆上危险区人员,尤其要加强外来人员、非正规景区游客管理,防止发生人员伤亡。四要严防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重点盯住山边、河边、沟口、坡角、峡谷洼地以及老旧小区、在建工地、危旧房屋、地下空间等风险区域和隐患点,确保人员应转尽转。五要强化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衔接协调,细化抢险救援方案预案,做到提前预置、快速出动、有效救援。六要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引导。各级责任人全面及时上岗,发现险情及时处置,要加强指导支持和正面宣传,及时应对突发汛情、险情和灾情,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台风“白鹿”首次轮值 专家解析其前世今生

今年第11号台风“白鹿”踏海而来,8238时其中心位于距台湾鹅鸾鼻东南方约700公里的海面上。

2015年“白鹿”这一名字被提出,代替了被除名的“海燕”,时隔四年,“白鹿”终于获得首次出场机会。那么“白鹿”到底什么来路?它会携风带雨重创我国沿海地区吗?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钱奇峰为您解析台风“白鹿”的“前世今生”。

专家顾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钱奇峰

采访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申敏夏 新华网记者 郝多

今生:“白鹿”是个直性子

记者:“白鹿”自821日下午生成以来,发展情况如何?路径和强度是否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钱奇峰:今年第11号台风“白鹿”(热带风暴级)于821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昨天(22日)夜间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今天(23日)早晨8点钟,其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鹅鸾鼻东南方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秒)。

从未来72小时路径预报图中可以看到,它的路线“直来直去”,这是因为目前副热带高压实力强盛、位置稳定,为“白鹿”提供了比较清晰的引导气流,因此养成了“白鹿”直爽的性格,未来将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但是,不排除“白鹿”擦过台湾南部正面袭击闽粤的可能性。

就其强度来看,预计“白鹿”将于24日白天以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登陆或擦过台湾岛东南部沿海,之后于24日夜间到25日早晨在福建中部到广东东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


中央气象台82310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提示做好应对防范。


中央气象台82310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提示做好应对防范。


中央气象台82310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提示做好应对防范。

特点:台湾地形对此类台风影响巨大

记者:“白鹿”有何特点?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台风?

钱奇峰:目前来看,“白鹿”的特点尚不突出。但从其路径来看,大概率会先登陆台湾,再正面袭击闽粤。这样的台风一般强度不会太强,这是因为受到台湾地形影响,与陆地摩擦强度有所削弱,因此登陆闽粤沿海时的强度会相对弱一点。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最大。如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以超强台风级别在台湾台东登陆,穿过台湾海峡,后又以热带风暴级在福建石狮再次登陆,强度大大缩减。

但是,台风如果擦过(不登陆)台湾岛东南部,直接登陆粤闽沿海,那么登陆时强度会更强一些,风雨影响也会更猛烈。比如2016年的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绕过台湾南部经过巴士海峡,在福建厦门登陆造成了严重灾害。

另外,历年上路径、强度与“白鹿”较为相似的,是2006年第5号台风“格美”,于当年724日夜间以台风强度(40/秒)在台湾台东沿海第一次登陆,次日下午在福建晋江再次登陆,强度为台风级(33/秒)。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格美”和冷空气相结合,南方地区受“格美”减弱的低压环流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安徽等地降雨强度大,受灾面积广。

前世: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被除名

记者:“白鹿”前世是台风“海燕”吗?因其曾在菲律宾制造严重伤亡而除名?

钱奇峰:今年11号台风“白鹿”目前预测来看强度不强,但它的前世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强热带气旋之一——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

“海燕”登陆菲律宾时,最大风速达到75/秒,风力17级以上,超过了风力等级划分的最高标准(61.2/秒),与1983年第10号台风“Forrest”和1990年第25号台风“Mike”并列为1981年以来西北太平洋上最强台风。

根据20144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事后发布的最终报告,“海燕”共造成菲律宾6300人死亡、1062人失踪、28688人受伤,经济损失1813.25亿菲律宾比索(约合36.4亿美元)。

2014210日至13日,由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了严重灾情,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46次届会上,菲律宾提出将“海燕”除名。

20152月,在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上,作为“海燕”名称的提供国,中国提出用“白鹿”一名作为“海燕”的替补名。

截至2019823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12.8个)偏少1.8个。已有3个台风在我国登陆,比多年同期平均(4.0个)偏少1.0个。



来源: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中国气象报社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