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堂消防课“引发”的检察建议
近日,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干警在集中学习大讲堂聆听了一次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激发了检察干警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积极探索。
讲座中一幕幕惨烈的火灾现场使人触目惊心,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面对着灾难,面对着伤亡,面对着毁灭,人的身躯竟是那样渺小和无助,干警们唏嘘不已,心有余悸。
讲座只有短暂的一个小时。然而,这一幕并没有随着讲座的结束消逝在检察干警的心中。相反,却引发了检察官们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思考。
我们是检察官,同样,我们也是一个居民,是一个住宅小区的业主,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居民都生活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里,尽情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检察官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的,只有使每一位居民都树立起消防安全意识,每一个住宅小区都配齐消防设施设备,再加上有效的管理,最终形成良好的秩序,多方携手,才能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消防安全隐患还很大程度上的存在:小区内随处可见的私接私拉电线,随意给电车充电,消防安全通道因车辆和杂物堆积而堵塞,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有些虽然配备却形同虚设等等。这些安全隐患无时无刻不记挂在检察官的心头。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不就是我们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初心使命吗?
于是,干警们就上述情况向公益诉讼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并提出针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维护广大业主生命财产安全这一主旨,向有关街道、消防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及物业公司主管部门等单位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工作想法和思路,得到了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于是,一系列的摸排走访、立案审查、调查取证列入检察官们的工作日程。公益诉讼案件有它办理的特殊性,针对上述案件情况,检察官们多数利用下班时间及周末休息日进行走访调查、固定证据,与小区业主、物业公司、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房管部门、消防大队及公安派出所等均进行了联络对接,在全面掌握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依法向旗房管局、辖区派出所及街道等相关单位发出了检察建议。
任婵检察长还鼓励干警们,要对公益诉讼领域“等”外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充分体现检察机关主动担当作为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检察情怀。
来源:北国网
二、火场救出轻生老汉 消防员汗流浃背地抚慰他
7日下午,鼓楼区大儒世家小区内,一名七旬老人在家中紧锁房门,烧杂物欲自杀。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之后,立即派出救援人员到场,破门将老人救出。消防救援人员还想尽办法和老人说话,让他保持清醒,等待急救车到来。昨日,记者获悉,老人经救治已无大碍。
记者从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7日16时53分左右,消防部门接到报警,立即派出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救援。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由于老人所住单元房的防盗门被反锁,老人家属无法进屋,他们十分焦急。情况紧急,救援人员立即使用无齿锯和撬棍,迅速破拆开房门进入屋内。只见屋内有杂物在燃烧,老人在旁已经奄奄一息。见此情景,救援人员立即扑灭房屋内的明火,并迅速将老人背起转移到楼下空气较好的地方。
救援人员首先联合现场民警进行警戒,疏散围观群众,不停安抚老人的情绪。据参与救援的人员介绍,老人当时身体情况比较糟糕,而急救车还在赶来的路上。救援人员想尽办法让老人保持清醒,喂水给老人喝,并清理老人口鼻处的脏东西。
“我这衣服有点臭,有点汗,你别嫌弃,深呼吸一下。”由于找不到纸巾,福州消防特勤二中队中队长助理、二级消防士武涛辉用衣服帮老人清理了口鼻附近的脏物。为了让老人保持清醒,武涛辉不断和老人唠嗑:“您70岁了,我才29岁。您和我爸爸差不多大……这不是睡觉的时候,您不能睡觉,好不好,要坚强。和我说话,不睡觉好不好,要不要再喝点水……”
随后,急救车赶到,救援人员用担架将老人送上车,医护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老人经医院救治目前已无大碍。
8日,上述救援老人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网民纷纷点赞,称这是福州版的《烈火英雄》。《烈火英雄》是一部灾难剧情片,讲述了沿海油罐区发生火灾,消防队伍上下团结一致,以生命维护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的故事。
来源:福州新闻网
三、炎炎夏日,这五种危险行为易引发火灾!
夏天气温逐渐升高,火灾的预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要考虑。小编提醒市民:要注意以下五种极易引发火灾的危险行为。
电器使用不当
●日常生活中,不能将电冰箱、空调等散热电气靠近可燃易燃物;
●不使用不合格产品,及时检查更换电线,防止发热、受潮、腐蚀发生;
●在添置大功率家用电器时,要注意原有线路的负荷承受能力,不能用铜、铁、铝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煮食时无人看守
在厨房烹饪中如要离开灶台,或者灶台已经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一定要记得关掉火源,养成“随手关火”的习惯。
一旦烧干锅引发火灾,首先要关闭煤气总阀门,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同时降低周围温度,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万一厨房火情扩大,无法自救,可以将厨房门关闭,拨打119报警,等待消防救援人员前来救援。
家中堆放危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
●某些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硝盐氯酸盐等化学危险品,在高温影响下会发生分解,一旦受到撞击或震动,往往会引起猛烈燃烧或火灾爆炸事故。
●某些自燃点低的物品,如硝酸纤维制品(影片、复写板、乒乓球等),容易蓄热,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能引起自燃。
●某些沸点低的易燃液体,如乙醚、甲苯、丙酮、松节油等降温工作做不好,就会沸腾,把容器胀裂,甚至引起火灾。
●某些易燃固体,如黄磷、赤磷、硫化钠、硫化钾等,有的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自燃,有的遇热而自燃。
床上吸烟、乱扔烟头
日常生活中,吸烟引起的火灾相当严重。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700-800℃。一般可燃烧物质燃点大多低于烟的表面温度,如纸张为130℃,布匹为200℃。
烟灰在弹落时有一部分不规则的颗粒,带有火星也会引起火灾,落在干燥疏松的可燃物上,同样引起火灾。
小孩玩火
据统计
全国每年因小孩玩火引起的火灾约为火灾总数的10%,他们大多趁大人不注意时,模仿家长使用火种做“烧饭游戏”,在床底下划火柴、点蜡烛照明找东西,焚烧废纸等,一旦将其他可燃物引着,变会惊慌失措,既不呼救,又不会自行扑救,而是四处藏匿,这样必然导致火势扩大。
维护安全,你可以做到!
来源:克州公安消防支队
四、骗子出狠招了:不买我的灭火器,消防罚你一万
8月初,常州市消防支队多次接到举报,有机构到常州市多家单位开展消防培训,并售卖产品。对此,市消防支队表示,消防部门不会售卖任何消防产品。一旦发现此类诈骗行为,受害方可向消防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近日,一家自称常州市某防火中心的培训机构给多个县(市、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打去电话,要求开展消防培训,并且口气强硬、态度蛮横,以上级部门的口吻混淆视听。同时,市消防支队还收到很多单位的反映,有自称消防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前去讲课、售卖消防产品。在钟楼区怀德中路的沿街商铺就接受了类似的消防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工作人员推销消防产品,并扬言“若商户不配置灭火器,就会在下周来进行5000~10000万元不等的罚款”。很多商户听信后都对该公司消防产品进行了订购。
对此,常州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及企事业单位,消防部门监督执法时会随身携带相关证件,消防工作人员不允许为社会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消防产品,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在检查或培训的时候推销消防器材、书籍等,更不会在现场检查时收取罚款。消防部门更不会以任何名义外包或指定工程,更不会电话要求购买任何消防产品。
如遇到上述类似手段,企业及个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鉴别当事人的身份真假,查验好有关证件,并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致电消防部门“96119”求证,如果证实为消防诈骗行为,应收集好相关证据,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迅速破案。
来源:扬子晚报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