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要闻:2019年07月29日

发布时间:2019-07-29点击量:1501

一、“消防救援人员优先”当成社会常态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丰台支队获悉,其辖区内天坛医院等多家医院陆续对消防人员推出优待政策。记者在北京佑安医院探访发现,医院内相关窗口已经设置了“消防救援人员优先”标识牌。

医院等场所的军人、老弱病残孕优先政策彰显对社会特殊群体的照顾,而“消防救援人员优先”则体现了对消防员的厚爱。其实不只是在医院,越来越多城市的客运站、机场、银行、景点等服务窗口也开始实施“消防救援人员优先”政策。梳理媒体报道,救援车祸被困人员、冒险搬出火灾中滚烫的液化气罐、女孩上学路上被卡下水道消防到场“秒”救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消防救援人员的身影。面对这些最勇敢、最可爱的人,“消防救援人员优先”理当成为共识。优先,意味着社会没有忘记他们的艰辛付出;优先,也同样彰显出广大群众的心声。同时,“消防救援人员优先”也能有效增强广大消防人员职业荣誉感,更是落实《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中“建立尊崇消防救援职业的荣誉体系”“消防救援人员继续享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项优待”的有益举措。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消防救援人员优先”在各地更多出现,乃至成为社会常态。

来源:光明网


二、60公分钢筋刺穿工人大腿 消防紧急救援

7281734分,德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德阳广汉市湘潭路2段一工地内有一名中年男子大腿被钢筋刺穿,情况危急,急需救助。接到报警后,德阳消防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广汉市佛山路消防站出动1辆抢险救援车及5名消防员火速赶往现场救援。

1741分,消防员到达现场进行侦查,发现现场一名男子躺在钢筋堆里,一根长度约60公分的钢筋从左大腿内侧横穿而过,鲜血直流,如不及时切断钢筋止血,极有可能流血过多危及生命,情况万分紧急。

据现场工友介绍,因为雨天太滑,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摔落,被钢筋刺穿大腿。了解情况后,根据现场情况,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队员一边安慰受伤人员,一边命令经验丰富的班长用液压剪对钢筋进行剪切,为防止操作时钢筋晃动幅度过大而对受伤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消防队员紧紧握住钢筋根部,让受伤男子的工友将其固定好,同时将周边多于钢筋障碍物剪除。但是由于剪切工具较大,无法剪切到主要钢筋,消防队员立即协同工地一名砂轮操作师傅利用砂轮进行切断。

经过消防队员和工人10多分钟的紧急营救,受伤工友被救出暂无生命危险,随后由医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来源:红星新闻


三、浙江余杭一房屋倒塌两人被困 消防紧急救援

271504分,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消防中队接到余杭分指挥中心调度称:位于余杭区良渚街道西塘河村19组金家斗34号发生房屋倒塌事故。接警后,良渚消防中队立即出动2辆消防车、14名消防队员赶往现场处置。

1515分,良渚消防中队到达现场,经了解,一幢2层的民房坍塌(该民房用于改造汽车修理车间,在装修改造期间坍塌),砸到一人,被困2人。

时间就是生命,消防指挥员立即制定救援方案:消防员对可能发生坍塌的部位进行加固防止二次坍塌。其次,消防员利用液压器材进行深入施救,消防员边营救边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由两名消防员对事故现场实施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1554分,第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1618分,第二名被困人员被救出。

据初步了解,该民房用于汽车修理车间,当日上午3名工人在拆除装修车间门框时发生塌方,塌方面积约36平方米。此次事故造成2人受伤。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来源:中新网


四、解析电信诈骗连环套路 消防部门公布8种消防诈骗惯用手段

近期,有诈骗人员冒充“消防支队领导”“消防大队领导”,以单位内部要进行项目建设、开展某些训练、储备物资等由头,让社会单位或个人购买、提供各种物资、设备等,进行电信诈骗活动。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广大群众和社会企业,一定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谨防上当受骗。

套路第一步:冒充领导身份采购物品。诈骗人员致电企业负责人,自称消防部门领导,通过朋友联系上该负责人,称有事帮忙。在进行简短的寒暄后,诈骗人员称消防部门正在开展某些工程建设,急需购买一批设备,并称其得知企业负责人正好经营这些设备,想由企业提供,然后付款。同时,诈骗人员还提供一位联系人,称其此前在该人处购买同类产品,可供企业负责人联系咨询。

套路第二步:谎称无货,推荐直接从厂家购买。骗子推荐的联系人,其实是其同伙。企业负责人与其联系后,对方往往会称其不再经营此类设备,并提供设备“厂家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套路第三步:先打款后发货。“厂家负责人”也是诈骗人员冒充的。企业负责人与“厂家负责人”联系后,对方称其在货运站发货,如果急需可以调剂几台,而且不签合同,并要求先付款再发货。

为了让群众和企业更好地辨别骗子的伎俩,市消防救援支队公布了消防诈骗惯用的8种手段。

劣质产品,高价推销。一些不法分子盗版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假装检查,收取罚款。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上门检查,强行推销。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后往往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从中渔利。

发布通知,骗培训费。不法分子将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传真至社会单位,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免费培训,推销器材。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联系市区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等器材进行推销。

“便衣督察”上门恐吓。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电话威胁,推销器材。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假装采购,收取回扣。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号称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

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消防救援部门不会以任何领导个人或单位名义要求社会单位或个人通过任何形式帮忙采购任何物资,请不要上当受骗。而且消防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执法时会穿制式服装,随身携带相关证件。消防工作人员不允许为社会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消防产品,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在检查或培训的时候推销消防器材、书籍等,更不会在现场检查时收取罚款。一旦遭遇消防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市民及社会单位如遇此类情况,也可拨打119电话进行核实。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