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一线: 台风“丹娜丝”将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19-07-19点击量:1370

一、“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原属于同一涡旋专家解析二者之间关系

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的中心于71810点位于冲绳那霸西偏南方大约3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188时位于台湾岛鹅銮鼻南偏西方大约400公里的海上。中央气象台718日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丹娜丝”和南海热带低压有什么关系?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嘉宾: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吕心艳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刘若馨 赵宁

记者:目前“丹娜丝”和南海热带低压的强度、移动速度等情况如何?未来趋势怎样?

嘉宾:“丹娜丝”的中心于1810点位于冲绳那霸西偏南方大约3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有所加强,并将于今天下午移入东海海面,而后转向北偏东方向,趋于朝鲜半岛南部。目前,“丹娜丝”登陆我国的可能性不大。

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188时位于台湾岛鹅銮鼻南偏西方大约400公里的海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该热带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并有可能于18日夜间到19日上午登陆或擦过台湾岛南部沿海,然后在台湾岛东部近海北上减弱消失;但也不排除沿台湾海峡北上的可能。

记者:“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是什么关系?

嘉宾:“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原属于同一涡旋,是一个系统。受大尺度环流调整,“丹娜丝”原来的涡旋中心裸露对流外侧,并向北偏东移动,其西侧的对流发展并脱离了本体的涡旋中心,形成了南海热带气压。可以用“分裂”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台风活跃期,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经常会有23个台风活跃,但“丹娜丝”和南海热带低压的产生过程比较少见,在近年我国海域附近比较少有。

记者:“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中心相距多远?是否会产生藤原效应?

嘉宾:“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中心在今天上午相距870公里左右,距离满足发生藤原效应的条件,但从实际动态来看,目前没有发生明显的藤原效应,未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记者:“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将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重点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嘉宾:“丹娜丝”与南海热带低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风影响。18日至20日,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台湾岛以东洋面、南部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以及台湾岛南部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将有6-7级大风;其中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台湾岛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偏东海域、东海东部海域风力有8-9级,阵风可达10-11级。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此外,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二、广西桂林:用“防御网”守住水库群

710日,一份份“捷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水利部门传来:“漓江再次出现洪峰并平稳通过桂林市区,由于提前做好了隐患排查,暂无灾情。”“漓江水位已回落到144.93米,低于警戒水位;由于提前泄洪,目前大多数水库水位低于正常蓄水水位。” 市气象局职工们都深深吁了一口气。

入汛以来,频繁的强降雨过程导致漓江上游水库群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针对76日至10日桂林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市气象局即刻向全市防汛单位报送重大气象服务专报。桂林市人民政府下发紧急通知,及时安排部署暴雨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市应急局、水利局、水文局、水库管理处相继响应,提前腾空水库库容,全面安排部署应对工作。一张由全市各防汛部门共同织成的“防御网”正式拉开。

降雨如约而至,市气象局不断通过桂林市水库调度联合会商微信群提供雨量信息和天气趋势预测,随时通报雨量实况;同时,向相关部门增发重大气象信息。

76日至7日,桂林市漓江上游强降雨导致青狮潭、斧子口、小溶江等水库来水量激增,水位猛涨。78时,强降雨仍在继续,漓江水库群水位仍在不断上涨;15时,斧子口水库水位258.46米,超汛限水位6.46米。

大雨没有停下的意思。“如果水位持续升高,水库是否承受得住?”“开闸泄洪是否会造成漓江下游洪峰过高?”77日上午,桂林市气象、水利、水文资源及水库调度专家进行会商,经过认真科学研判,与会各部门达成共识,决定错峰排洪。

“排洪流量逐步加大,一定要及时通知民众提前防范。”在水库排洪前,市水利部门通过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网发布排洪时间、最大流量及最高水位预测信息等内容,通知漓江下游市民做好防范。同时,气象部门全网发布天气预报信息。

715时开始,斧子口水库、小溶江水库分别以每秒600立方米、每秒300立方米的流量排洪。8日凌晨4时,漓江上游库容最大的青狮潭水库开闸排洪。据水利部门信息,76日至9日,漓江水库群共拦截洪水32079万立方米,极大减轻了漓江及其下游阳朔、平乐等地的防洪压力。

“桂林水库错峰泄洪值得表扬!”7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何棠和桂林市长张晓武充分肯定了此次多部门联合抗击强降雨服务。

来源:《中国气象报》


三、把防汛减灾责任扛在肩

每年6月至8月是贵州暴雨最为集中的时段。今年贵州入汛时间早,较常年提前19天。

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贵州气象部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优质的气象服务”的初心,迎难而上,将24小时跟踪监测、部门内外联动会商、强降雨落区“三个叫应”、灾情调查等防汛减灾责任扛在肩。

守初心 预报预警气象信息吹响号角

6月以来,贵州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42.5%,为1961年以来第十高位。

711日至14日,贵州迎来自6月以来的第7轮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根据气象监测预报,711日,贵州省气象局与省应急管理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联商研判。

“黔南州樟江上游干支流,黔东南州都柳江下游支流、清水江下游支流可能发生中小洪水。”省水利厅参会人员忧心忡忡。7129时,贵州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做好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71210时许,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苗寨村景区入口处受强降雨影响,出现大面积垮塌,寨子唯一的出口被堵住,500余名游客和群众被困。

“强降雨还将持续,请务必注意防范二次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凯里市气象局为现场救援做好跟踪气象服务工作,为抢险救援提供科技支撑。提前一天获知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凯里市委、市政府已为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做好应对准备,第一时间组织各有关部门火速赶往现场开展紧急救援。

经过5个多小时救援,500余名被困游客和群众被成功转移。

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组织多部门会商、报送《重要气象信息专报》……预报预警信息抢在暴雨之前准确发送,整体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有条不紊。

担使命 “三个叫应”实现防灾效益最大化

说起6月末的那场雨,罗甸县逢亭镇镇长谭明亮印象深刻。从627日开始,他就收到了当地暴雨预报消息,到28日,他收到的预警信息更加的丰富,来自短信、微信、12379等多种渠道。作为乡镇干部,他在收到信息的同时立即转发到逢亭镇的干部交流QQ群、微信群等。

“一刻都不敢耽搁!”在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后,谭明亮便与镇党委书记何玉林兵分两路开展救灾。

谭明亮负责的床井片区有几个村位于地势低洼处,房屋已进水的7户人家29人需立即转移到镇学校,其余人家则叮嘱千万不能睡,需随时观察雨情。

何玉林负责的逢亭镇政府所在地情况更不乐观,由于地势低洼,聚居人员较多,需转移的有135人。

“雨下得太大了!280时后,逢亭镇通往外地的公路以及到纳上村的二级公路出现多处塌方。”谭明亮庆幸好在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封了路,没有人员和车辆受影响。

据贵州省减灾委办公室和省应急厅发布2019年上半年全省自然灾害基本情况,今年汛期,持续强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土质疏松,地质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发生地质灾害险情16起,成功避让地质灾害8起。

当前,贵州省各级气象干部职工打起十二分精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敢于“发声”,面对一场场黑夜中的暴雨,勇于“叫应”,力争将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中国气象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