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一线:防汛救援,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9-07-16点击量:1446

一、防汛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

据人民日报16日消息:全国进入“七下八上”(715日至815日)防汛关键期。目前长江中游九江江段及鄱阳湖水位超警,湖南湘江全线再次超警,西江形成2号洪水,防汛抗洪形势严峻。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将出现南北两个主要多雨区,南方多雨区位于江淮、江南、西南东部等地,北方多雨区位于东北东南部、华北东部等地,少雨区位于西北东部、华北西部;长江中下游、黄河、海河部分水系、第二松花江、辽河等将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将有23个台风登陆我国,登陆个数接近常年略偏多且强度偏强。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强调,“突出重点江河防御,做好长江中下游、黄河、海河、第二松花江、辽河等防御工作。”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部分江段仍超警戒水位,后期降雨仍然偏多,与前期多雨区域高度重叠,防御形势不容乐观;黄河、海河、第二松花江、辽河等北方河流常年不来大水,部分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抗洪抢险经验缺乏,工程基础薄弱,一旦发生洪水,防守难度极大。

此外,水利部提出加强长江流域超警戒和超保证水位河流、薄弱堤段、险工险段等巡查防守,加强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堤防安全。

水利部强调,“七下八上”期间降雨偏多的北方地区应特别重视水库和堤防安全,严格执行汛期水库汛限水位有关规定,严禁水库擅自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确保水库安全。采取提前预泄腾库、拦洪削峰错峰等措施,充分发挥骨干水库防洪减灾的巨大效益,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获悉,入汛以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先后参加因强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激流洪水、山体滑坡、建筑坍塌等抢险救援任务2536起,出动消防指战员26756人次、消防车4163辆次、舟艇1134艘次,营救遇险被困群众13456人,疏散群众37967人。

据介绍,应急管理部部署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统筹调整专业力量,将全国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应急救援协作区和10个重点流域协助区,建立联勤联动、区域协同、跨区增援等工作机制,并向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紧急调拨了一批救援装备物资。

来源:人民日报


二、湘江下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

近日,湖南出现持续强降雨,湘江下游衡山至湘潭江段发生超过50年一遇特大洪水。其中,衡山、株洲和湘潭站分别为80年、100年、200年一遇,流量均超历史记录。湖南各级气象部门提前预报预警,全省上下积极联动,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

据悉,76日至9日,湖南出现一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湘中及以南地区。全省平均过程降水量为110.8毫米,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其中,湘中偏南局地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株洲县龙潭村,达510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湘江干流及支流洣水、渌水、涓水等1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支流渌水发生超历史洪水。湘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最大超警戒幅度5.17米,其中衡阳至湘潭段超保证水位。

此轮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受降雨叠加影响,湖南防汛形势严峻。针对强降雨过程,湖南气象部门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报送降雨强度、落区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强调将对洞庭湖、湘江、资水和沅水流域造成较大影响,出现流域性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的可能性大,致灾风险大,尤其警惕沅水上游、资水和湘江流域。暴雨临近时,省气象局迅速启动加密预报,密切关注雨水汛情发展变化,加强部门联动沟通,并通过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向省内防汛责任人发送各类气象预警短信。

根据气象预报和雨势发展,省长许达哲,副省长隋忠诚、陈飞先后数次召开防汛调度会及防洪救灾调度会,对湖南防汛救灾进行科学调度。与此同时,全省积极联动,全力应对。省防指将全省防汛应急响应等级由四级提升为三级,株洲、衡阳分别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长沙橘子洲景区及时启动紧急闭园措施;省水利厅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全力开展洪水防御和水利工程抢险等工作。同时,各地政府派出相关工作组到一线检查督导,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值守,全力做好受洪水威胁群众的避险转移、应急救援和城区排涝排渍等工作,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湘江下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

711日,受湘江高水位影响,蓝绿色的浏阳河水与橙黄色的湘江水交汇,呈现出“ 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象。

来源:中国气象报


三、直击海南渔船遇险大救援:32人一个不少

711646分,海南海事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艘载有30多人的海南琼海籍渔船在返航过程中于三沙永兴岛以南210海里处遇险,报警后渔船北斗系统信号丢失。746分,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确认渔船失联。核实险情后,海南省应急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海南海事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厅、省气象局等单位紧急会商,协调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搜救。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力协调各方力量以最快速度、最有效措施进行施救,建立责任制,尽最大努力确保渔民人身安全。

其实,相关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已第一时间赶往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在此途中,省气象台台长冯文已紧急联络值班人员,获取了遇险海域的天气状况信息:“预计1112时至14时事发附近海域风力4级到5级,视程较好,对救援有利!”同时,省气象局局长辛吉武立即通知气象值班人员做好启动海上搜救重大气象服务保障应急响应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到达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后,辛吉武立刻向副省长刘平治汇报失事海域天气实况及预报情况。

此时,船主莫太秀正站在琼海岸边焦急地望着前方,“失事前,船长丁之强就通过卫星电话报告了渔船将要沉没,且船上有两个救生筏,还有11个作业小艇可用作救生等情况。”

海南海事局指挥中心定位遇险船舶及附近船舶等信息,通过三沙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要求过往商船参与救助。

海南省气象局启动海上搜救重大气象服务保障应急响应,省气象台和三沙市气象局滚动发布逐小时遇险海域精细化天气预报,为应急管理部门和各方救援力量提供决策参考。

海南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协调地方、驻军、海警及香港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南海救助局所属的“南海救116”轮立即从永兴岛出发赶赴救援现场,在南海航行的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商船“远洋湖”和“西湖”轮分别从40海里和80海里处赶赴现场,当地驻军和海警部队派出军舰和飞机前往救助,琼海市海洋执法大队协调在附近作业的“琼儋州11988”渔船参与救援,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派出一架固定翼救援飞机赶往现场参与救援……

“预计东经1125856秒,北纬132114秒附近的南沙海域,1113时至15时多云间晴,能见度10公里以上,利于救援。”冯文迅速将预报结果发送给救援各相关部门。

此时遇险渔船已经沉没,“越南广义96169”号渔船救起了转移到小艇上的遇险渔民。而中方经过搜寻,发现了海面上有1艘越南渔船拖着几艘小艇,通过救援飞机向海面投下救生艇和救生衣。1330分,从“远洋湖”轮传回的信息称,被救起的32名渔民已安全转移到该轮船上。至此,除“南海救116”轮外,其他所有飞机、船舶已通知返航,撤回搜救力量。

1920分,“南海救116”轮与“远洋湖”轮会合接驳。截至111330分,32名遇险渔民已全部被救起,身体状况良好。

来源:中国气象报

来源:中国气象报、人民日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