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永浩痛批宜家不符消防安全,是维权,还是碰瓷?
最近,罗永浩在微博上diss了宜家,他表示“宜家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但它迷宫般的卖场路线引导设计(为了让顾客尽可能在里面走最长的路线以完成更多交易)只能用无耻和下三滥来形容。”
罗永浩透露,自己领着84岁的老太太挑完东西,想用最短路线离开,服务员甚至拒绝帮忙。要不是同去的朋友找到捷径,还不知道要在里面绕多久。这样的迷宫万一着了火,后果不堪设想。
并表示不能相信,“宜家迷宫般的卖场,是走了正常手续以后,拿到了消防批文的。”
目前,罗永浩已将该条微博置顶,号召网友将该微博转发给宜家,以改善体验,减少风险。
这件事瞬间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其中一部分网友觉得,曾经那个敢说敢做的罗永浩又回来了,宜家的购物路线真的是太复杂,进去就跟走迷宫一样,希望宜家可以回应下这件事。
当然,宜家的购物路线也是真的复杂,从入口开始,要顺着路线逛完所有区域,才能到出口,虽然中间有捷径,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购物路线和消防逃生路线是两码事,平常消防门都是关闭的,只有火灾或特殊情况需要疏散是会打开,两侧消防安全门很多,而且头顶上都是自动喷淋系统。
说到底,就两点,一是宜家的购物路线很绕是事实,可能会导致部分用户购物体验不好,二是消防验收主要看安全门、自动喷淋、逃生通道指示等消防相关的设计,与商场购物路线绕不绕无关。
来源:网络
二、机构改革后,消防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执法职能由哪个单位承担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明确将原由公安消防部门管理的“消防工程建设、验收”职能划归住建部门;将消防管理职能和人员,全部划转到新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这意味着,消防处罚和罚款,就被一分为二,消防工程不合格,由住建部门执法;消防管理不规范,由于违反消防管理而引起的责任问题,由应急管理部门执法。
简单来讲,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或者公用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消防设施设计、建设施工不合理,没有预留消防通道等问题,由住建部门负责。建筑验收交付使用后,如果因为管理不善,占用消防通道,造成消防隐患,或者违反规定使用明火、引发火灾等,由应急管理部门负责。
消防管理属于行政权力,是行政执法职能,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两大权力事项。从目前机构改革方案执行,和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进展来看,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五领域执法队伍建设基本已经成型,都是以县区为主,实行“局队合一”,以行政局机关的名义执法,由下设的执法大队具体负责执行。执法大队依然保留事业机构属性,参公管理,执法人员也必须是参公人员。
五领域执法改革方案正在实施,有的地方已经挂牌,就等理顺队伍和人员转隶。其他行政执法如何改革,机构如何设置,队伍如何建立,是不是像五大领域一样,实行“局队合一”,也成立参公机构,目前并没有确定的消息。因此,消防管理方面的行政执法责任由谁承担,怎么样承担,依然没有定下来。如果参照上述改革,应该是住建局下设执法大队,负责消防工程建设领域内的执法;应急管理局下设执法大队,负责消防领域日常管理方面的行政执法。总之,由于行政执法是行政权力,明确由政府组成部门执法是肯定的,各级消防队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和权力,是肯定要转交由住建和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的。这样,消防队就专职负责抗灾救灾职能,向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靠拢。职能统一、准确定位、分工精细,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队伍承担,这也是机构改革的一大方向。
来源:网络
三、内江白马电区废旧罐体失火,消防及时扑救
26日上午,白马发电厂内一废旧铁罐失火,罐内废旧塑料燃烧引发浓烟。火灾发生后,白马镇专职消防队和内江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市中区中队迅速展开联动处置,利用高喷消防车将烟火成功扑灭。
当日上午7时24分,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报警后,随即派出了一台五十铃水罐6人赶往现场处置。而在这之前,白马专职消防队已出动一台水罐消防车7人率先赶到了现场展开扑救。
特勤中队消防员在赶赴现场的途中,经与白马专职队联系得知,现场浓烟较大,需要大型水罐车增援。随即,中队与指挥中心联系后,又立即调集了特勤中队豪沃水罐车、举高喷射消防车、18吨水罐消防车、市中区中队一台水罐车赶往现场增援。
7时43分,首车到达现场后随即展开了战斗,利用水枪对起火罐体进行压制。在随后10多分钟的时间,从内江相继赶过去增援的多台消防车和救援人员也赶到了现场,并随即投入了战斗。
最终,在消防指战员的协同配合下,并利用豪沃车移动水炮和高喷车举高炮对罐体内部进行灭火,上午9时成功将烟火扑灭。之后,为防止再次复燃,高喷车再次对罐体进行了射水冷却。
9时20分,确定无复燃后,内江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来源:内江消防
四、三代“刘三姐”为消防安全代言
“哎——怎么防火最重要咧?怎么逃生最安全咧?哎——火警电话119咧!嘿了了啰;被困火场要冷静咧!嘿了了啰;口鼻防护最重要咧!低姿逃生最安全咧……”朗朗上口的消防山歌融入消防知识,这是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女儿小秋(第二代“刘三姐”)和外孙女羽秋(第三代“刘三姐”)在消防公益广告《刘三姐的消防传承》里的对唱歌词。
“小时候,母亲经常告诉我要注意消防安全,现在,我用对唱山歌的方式告诉自己的女儿关注消防知识,这不仅是一种山歌的传承,更象征着消防知识的一代代传播,这样的方式非常有意义!”第二代“刘三姐”小秋说道。
电影《刘三姐》可谓家喻户晓,而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更是不少人心中的“女神”。2017年11月,黄婉秋应邀参与由应急管理部消防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119”全国消防日大型特别节目《中国骄傲》节目录制,同时出任广西消防宣传公益使者。近几年,她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让自己的女儿、外孙女都参与到消防宣传工作中,一同传唱平安歌,让大家在传承壮族山歌文化的同时,将消防安全知识传递到下一代,融入到生活当中。
黄婉秋表示,为人民歌唱,是“刘三姐”文化的精髓,也是她一生坚持的艺术追求。黄婉秋出生在桂林,13岁开始学桂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刘三姐》问世的年代,戏曲是社会主流文艺形式,但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戏曲类文艺作品则相对小众化。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从小接触现代化的东西,喜欢节奏快的文艺作品,可戏曲属于慢文化,它的创作、表演、节奏相对较慢。将消防知识融入壮族少数民族的山歌文化,既朗朗上口,又方便记忆。”
“我们家现在是祖孙三代‘刘三姐’,我女儿、外孙女都参与演出。今年我们还代表广西去新加坡演出,4岁的外孙女一出场,下面掌声就起来了,她稚嫩的‘刘三姐’形象,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三代“刘三姐”均表示:很荣幸参与此次《刘三姐的消防传承》消防公益广告的拍摄,为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宣传工作义不容辞,在提升群众“学消防、知消防、用消防”热情的同时,倡议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消防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中,不断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