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7日消防要闻

发布时间:2019-06-17点击量:1891

一、浙江温州60名被困驴友全被救出 消防部门发出警示

16日下午,60名登山爱好者相约到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大元下村的十二峰登山探险被困失联。当地多组救援力量连夜搜救,所幸所有人员被成功救出。温州消防人员警示广大网友,户外登山一定要做好攻略准备,对路线和体力、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备齐食物和装备,加强队员之间互助互信。

据介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大元下村的十二峰是当地有名风景区,群峰嵯峨峭拔,气势磅礴,奇峰怪石,吸引了各地探险者前往。来自台州某登山协会的60名驴友,他们通过网络相约16日下午到十二峰登山探险。到晚上17点许,永嘉消防大队接到求助电话,说是登山队员失联被困,当地派出多组救援力量进山搜救,当地公安、民间救援力量和群众也陆续参与救援。

20时许,经过近3多小时搜救,救援人员到11名被困人员,另有2名人员自行安全下山;21时许,消防救援人员又陆续找到13名驴友,并安全护送下山;2140分许,从山顶传来好消息,剩下33名队员全部被找到;到2355分,人员全部下山,除有一名队员需要入院治疗外,其他队员均无大碍。

据温州消防救援人员介绍,之所以被困,原因主要有三个不熟悉:一是驴友是通过互联网组织,相互之间不熟悉;二是部分驴友对自身能力素质不熟悉,没有充分评估自身能力;三是对地形路线不够熟悉,对登山时间和计划评估不到位。

据了解,温州消防每年都会接到几十起探险者被困事件,不少事件还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救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大。温州消防提醒广大驴友,户外登山一定要做好攻略准备,对路线和体力、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备齐食物和装备,加强队员之间互助互信。来源:央广网



二、江华消防 河中救人

61519时,江华瑶族自治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一对父子被困县城边一条河流中,请求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到事发地点,了解得知,这名男子抱着6岁的儿子从河坝抄近道回家,没想到连日下雨导致上游河水猛涨,当他走到离岸边30米左右时,湍急的水流没过坝顶,还在不断上涨,他只好站在坝中间一块高处,大声呼救。

情况紧急,水性较好的救援人员蒋国生、卿鑫自告奋勇穿上救生衣,身系绳索,跳入水中,奋力向被困者游去。但游到离被困者两三米处,被水下漩涡、暗流阻住,无法向前。

这时,天色渐晚,上游继续泄洪导致河水急速上涨。怎么办?蒋国生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由他沿河堤走到河坝上游,带着绳索和救生衣顺水游到被困人员身边救人。可这样风险很大,蒋国生极有可能撞到上游冲下来的漂浮物等受伤。

时间不等人,蒋国生走到河坝上游再次下水,努力向被困人员游去。他在岸上的人提醒下,不断调整方向,躲开水中树枝等物。经20多分钟努力,蒋国生终于游到被困者身边,把绳索给对方系上。在岸上人员协助下,被困者终于获救。来源:湖南日报


三、不只是救火还有应急救援 看消防员的那些“特殊技能”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消防只负责救火,那就大错特错了。自去年109日,公安消防部队正式移交应急管理部,移交完成后消防队伍成为综合性救援力量,其战斗力和抢险救援能力也随着队伍的职业化而大幅提升。据市消防救援支队统计,今年以来该支队三分之一的警情为非火警。

近日,记者深入我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一线,看改制后的消防指战员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重任下,又增添了哪些“特殊技能”。

首先要学好数学

人物名片:孙静,市消防救援支队司令部战训科科长

技能点:房屋倒塌救援

2016年鹿城区双屿街道民房倒塌事故,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在事故发生14个小时后,一名小女孩被成功救出,而抱这个小女孩出来的正是孙静。

据孙静介绍,房屋倒塌救援与地震救援相似,都是通过迅速搜索并营救被建筑物压埋人员,一般分为搜索技术、支撑技术和破拆技术,对救援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用孙静的话来讲,“首先要学好数学”。

“其中最难的就是支撑技术,因为在倒塌现场,成功找到被困者只是营救的第一步,如果没有精确的支撑,很容易发生二次倒塌,对被困者甚至救援人员都会产生致命伤害。”孙静介绍,支撑技术需要多人配合,分别负责划线、切割、固定等步骤,且各个队员之间要非常熟悉,队长的一个眼神或手势,队员就能马上领会并作出反应,这就需要长年的训练和配合。

我们在瀑布中训练

人物名片:李玉龙,泰顺消防救援中队指导员

技能点:绳索救援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对温州地理地貌最形象的概括,随着登山徒步等运动方式的兴起,各种“驴友”被困山间的警情也在逐年增加,这也对消防救援队带来了挑战,而扎根文泰山区6年之久的李玉龙,就是一名绳索救援好手。

“绳索救援的训练科目很多,比如水平横渡、混合吊运、伤员提吊重力转移等。”李玉龙说,山岳绳索救援与其他救援相比具有特殊性,救援工作往往在山地陡峭、密林丛生区域,因此需要救援人员利用自然环境,结合现有的救援装备创造救援条件,因此训练很多时候都会在山区进行,雁荡山、百丈漈、大罗山等都是他们经常演练的地点。

“为了应对救援时突遇恶劣天气,我们的训练有时甚至会选择在瀑布中进行,队员要克服湿滑的岩壁、猛烈的降水、突袭的侧风、阻挡的树枝、未知虫害等各种困难,来完成各种绳索技巧,说实话难度真的挺大,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李玉龙说。

要会数十种通讯设备

人物名片:黄从珍,市消防支队作战指挥中心通信技师

技能点:电脑、网络、卫星操作、无人机驾驶

近年来,温州消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黄从珍笑着说:“信息化建设方面全队应该没有人比我更了解。”

据黄从珍介绍,过去作为通信员,使用最多的通信设备是对讲机,现如今,通讯设备多达数十种,如POC手机、卫星电话、卫星指挥车、4G图传等,通信员也从以前的一专多能,过渡到现在的一人多岗、多岗多能。

“比如我,为了切实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要取得网络工程师、通信技师等技能等级证书,同时拥有机动车、水上摩托艇及AOPA无人机驾驶证,目前我还在学习三维建模、动态作战预案制作等新业务、新课题,努力使自己变的更加全面。”

水域救援不只是会游泳

人物名片:杨健,下吕浦中队政治指导员

技能点:水域救援

身高一米八五的杨健本身就是游泳健将,2010年入伍,2011年到下吕浦中队,一待就是9年。但杨健表示,水域救援时仅靠游泳好是不够的。

“在现实救援中,我们往往面对的是急流洪水,需要在最短最安全的情况下营救被困人员,而水流力、水流危险区域、河道中障碍物、突出的礁石或断层、低水温等复杂情况,都会对救援带来各种困难,因此掌握专业的水域救援技术就变得尤为重要。”

据杨健介绍,今年我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了一支省级水域救援专业队,为了让每一位队员拥有专业救援技能,该支队主动对接“国际第三救援”(Rescue3 International)水域救援专业培训机构,聘请包括3名外教在内的教练团队,分3批开展水域风险识别、静水救援、白水游泳、激流救援、车辆坠水救援、激流操舟等技术训练。来源: 温州网


四、全国消防救援队营救被困人员5060

记者16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10时,本轮暴雨洪涝灾害过程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8省区市54市州313县市区614万人受灾,88人死亡、17人失踪,38.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7.3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7万间房屋倒塌,8.2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428.7千公顷,其中绝收59.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1.3亿元。

16日召开的防汛抗洪抢险救援调度会商会议上,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分析研判当前雨情水情汛情灾情,与贵州、广西等11个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及消防救援总队视频连线,并对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援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

根据会商研判,16日至19日,降雨区域主要位于贵州、华南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20日至25日,雨带将由长江流域南移至江南中南部,降雨区域主要位于江南。今明两日贵州南部和四川南部局地发生内涝、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下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水平高。受近期强降雨影响,广西柳江、桂江,湖南湘江,江西乐安河等江河可能发生超警洪水,一些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目前,前期超警河流大多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根据会议要求,各地要细化实化警示方式、转移路线、避灾地点,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要有周全的转移避险措施;要落实每日会商制度,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前期受灾地区要加大隐患排查和督导检查力度;水利部门要加强江河防洪、病险水库、水情监测预警、山洪灾害防御和水利工程调度等措施,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好抢险救援救灾各项准备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要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加强预警并提早防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危险房屋的排查排险,交通部门要加强对跨河桥梁、隧道、涵洞等监测预警并提早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电力、市政等部门要完善城市防洪排涝预案和联防联控机制;要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的突击队作用,做好技术指导和后勤保障工作;要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出现汛情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

据了解,526日至6168时,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抗洪抢险救援900余次,出动指战员9400余人次,出动舟艇1100余艘次,营救被困人员5060人,疏散被困群众14542人,抢救财产11.66亿元,保护财产11.91亿元。来源:新华网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