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汶川:看我国十年地震救援发展史!十年汶川

发布时间:2018-05-10点击量:1364

汶川十周年

后天,汶川十周年。

5·12汶川地震石碑

彼时,山河破碎,河流断绝,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近7万人命丧黄泉,展眼望去,尽是人间惨剧!然而,亦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天灾之下尽显人间大爱:

有谭千秋这般千秋师表舍命护学子;

谭千秋妻子擦拭其遗体

有乐山消防这般救援英雄不顾个人安危昼夜达旦救援;

乐山消防

有伞兵写好遗书于5000高空奋不顾身一跳!

5000高空舍身一跳!

……

大灾之下,中华震动!大爱之下,人间地狱亦被人心横扫成空!

十年汶川,灾后救援“四大憾事”

彼时,政府部门风险评估机制缺乏,错过最佳救援第一时间,引为憾事;

彼时,灾后快速评估体系缺乏难以有效快速制定综合的应急方案,信息难以共享,救灾工作难以协调,引为憾事;

彼时,灾后通讯系统薄弱造成中国通信史上发生的第二次超大面积的通信中断,不少受灾地区成为“孤岛”,对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引为憾事;

彼时,各地区救援力量的地震救援知识、救援装备相对缺乏,救援手段落后,造成救援的实际效率降低,引为憾事!

缺少救援装备,使用“人海战术”

四大憾事,深深刻印在中国地震救援史上!面对近7万孤魂,是屈辱,是不甘,是愤慨!却鞭策着中国在其后十年里,在应急救援上从思想上进转变,在救灾力量上从根本培养成立转业救灾队伍;在救援装备与救援技术上从政策给予扶持;再到今年3月份应急管理部的成立,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汶川十年,中国的应急救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汶川十年,地震救援发展!

应急救援产业长足发展

2018年的今天,我国的应急救援产业早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里提出的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再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作为重点领域和鼓励发展产业类别,政府对应急救援产业的大力扶持,建立了健全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推动了应急救援产业链的关联拓展、创造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的强制性需求,给企业带来了新市场的进入机遇,造就了今日近万亿元规模应急救援产业专用产品和服务!

构建空中救援力量应急体系

直升机救援是世界航空发达国家应对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最常见、最有效的应急措施。然而汶川地震,我国的空中救援力量薄弱问题额外突出。震后2小时,成都军区4架直升机开始启动,因气象因素直升机数小时后无功而返。痛定思痛之下,我国开始构建空中救援力量应急体系。

2016年,北京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发展规划》和《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正式整合空中救援力量,推动无人机飞艇救援;2016814由全国13家知名大医院牵手中国最大医疗直升机公司(中飞医疗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正式成立;2016928,天津市急救中心——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空中医学救援中心揭牌仪式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举行,这标志着天津市普通民用直升机紧急救援成为可能;2018年,东北首家“空中医学救援基地”成立并使用……“多难兴邦”,在国家统一指导下,我国规划建立起平战结合、组织严密、技术精湛、装备精良、响应快速的航空救援系统!

图片来自央广网

救援专业领域人才培养

十年前汶川地震救援,存在着救援人员培训不足,专业素质与救援需求差距较大,导致救援效率较低的憾事。十年发展,我国先后成立了应急救援管理研究及培训机构。如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增设了应急管理学院、国家行政学院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培训中心、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挂牌成立了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成立了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

这些研究机构和学院的成立,为我国培养了众多转业的应急救援人才,截止至2017年,全国已建成80多支、1.3万余人的省级搜救队伍,数10万人的市县级搜救队伍,3000多支、近30万人的地震志愿者队伍。

应急管理部的成立

20184月份,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

应急管理部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正式组成。正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说的:

组建应急管理部。提高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部

结语:

救援英雄王念法说:救援是一场智慧与体力的考验,是勇气与危险的较量,是生存与死亡的抗争。每救出一条生命就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救出一条生命就有一首美丽的赞歌,每救出一条生命就有一段感人深切的血肉亲情。

汶川地震,我们有太多的憾事;十年之后,我们见证了应急管理部的成立,见证了中国地震救援得到长足的发展,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救援英雄事例!

本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原创,首发百家号/救援,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