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16时18分、11月23日6时04分、6时32分在我省松原市前郭县分别发生5.3级、5.8级、5.0级地震,震源深度分别为8公里、9公里、8公里。自10月31日5.5级地震后,截止到2013年11月24日8时,共发生地震425次,其中,5-5.9级5次,4-4.9级4次,3-3.9级10次,最大地震为11月23日6时04分发生的5.8级。
经国家及我省专家联合会商判定:这些地震为震群型序列,地震集中发生在长9公里、宽5公里范围内,震源深度集中在5-10公里,震源破裂没有扩展,近期震区仍需注意防范发生5级地震。
吉林省地震局专家昨日紧急会商后表示,这3次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松辽盆地内,位于北西向查干泡——道字井断裂与北东向扶余——肇东断裂交汇部位,是10月31日发生5.5级和5级两次地震后原地发生的中强震,目前判断地震类型仍属于震群型。地震仍集中在9公里×5公里范围内,震源深度集中在6-10公里范围内,震源破裂没有扩展。
专家统计,197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前2次强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在2小时以内的序列,共出现过24次,除1997年伽师地震外,其后均未发生相当震级的地震。前郭5.3级地震发生后,该地震序列特征已打破上述统计规律,地震序列复杂,目前4级以上强余震频次和强度较大,且成对发生。
专家表示,目前,吉林省前兆观测没有明显变化,但应密切关注,建议震区继续加强防范工作。
7级以上地震可能性小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昨日表示,目前松原地区出现7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从10月31日开始,松原市的前郭县、乾安县交界处在23天内发生5次5级以上地震。“出现这样的震群,和当地的地质构造有关。”刘杰说,之前的会商结果认为,当地的地质结构复杂,容易产生这种震情活动。
“我们现在的研究结果认为,这与2011年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有关。”刘杰说,日本发生地震后,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明显增强,导致我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增强。
对于网络上称多次出现4级左右地震预示着可能出现更大震级地震,刘杰表示:“目前松原地区是5级以上地震在23天内发生5次,根据我们今天的研究结果,当地地质构造不具备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背景。当地地震构造上是破碎的,只会产生这种中强震级。”
刘杰表示,从结论来说,这种震群活动比较强,因此松原市内地震不会马上结束,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现在当地还要注意马上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
另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3日13时44分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中国救援装备网地震救援组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