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8日消防要闻

发布时间:2018-01-08点击量:915

一、长春地铁1号线举行消防比武

15,在地铁1号线红嘴子站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比武,来自地铁运营服务不同岗位的“消防员”们以消防比武的形式来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通过消防比武提高了地铁工作人员对微型消防站使用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也诠释了地铁安全运营背后的努力与付出。

当日下午,手持跳绳的选手们做好了比赛准备,伴随着一声“开始”的口令,“1分钟跳绳”比赛展开激烈争夺,同时拉开了整场“消防比武”的序幕。作为市轨道交通集团开展的第一届地铁消防比武大赛,参赛的16支队伍是来自地铁1号线14个地铁车站(长春站南站暂未投入使用)和车辆段的“微型消防站”,其中包括站务参赛队伍14支、车辆段安全科参赛队伍1支、党员参赛队伍1支。虽来自地铁运营服务的不同岗位,但他们在比武科目“一分钟跳绳”、“百米负重跑”、“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原地着穿战斗服”、“消防保龄球“”等比武中表现出了消防官兵一样的专业素质。

在消防保龄球的比赛中记者看到,4名队员穿抢险救援服在起点线处做好准备,听到“开始”的口令后1名队员进行抽题,回答消防知识,另外三名队员相互配合进行“卷水带”、“打水枪”,直至10把水枪全部打到,四名队员全部完成任务后冲出终点。

“消防保龄球”比赛中的保龄球其实就是救火用的消防水带,而击打的目标就是距起点线5处立着摆放的“消防水枪”,这样一个将消防常识和消防器具相结合了小游戏既考察了地铁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还考研了对消防工具的使用能力。赛场上,记者发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小伙子,与其他选手追求“卷水带”的速度不同,他每卷的一圈水带都是紧紧实实的,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了些,但击打“消防水枪”的效果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其他选手用了五六次才能完成的比赛,他只用了2次就全部击倒。“我对这个比赛进行了分析,慌慌张张的打不如稳稳当当的打。”对于为什么能够如此高效的完成比赛,市轨道交通集团地铁1号线安保工作人员董金堂告诉记者,“这些消防器具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平时工作之余我们经常进行消防训练,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最重要的是稳定心态,这样才能尽早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慌张解决不了问题。

据了解,为保障长春地铁1号线消防安全,20175月地铁1号线各站就设置了微型消防站,由安保和站务人员组成防火队伍。微型消防站的基本要求是“有人”、“有器材”、“有战斗力”,一旦出现火情,微型消防站力量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快速处置或控制火灾蔓延,组织人员疏散,在发生火灾险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自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14座车站共举行消防演练1500余次,市公安消防支队南部都市经济开发区大队派专人到各微型消防站进行现场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微型消防站的使用能力和消防员的战斗力。

二、古都文物配"不眨眼保安"再小的火点也能发现

热成像摄像机的镜头下,再小的起火点也会被瞬间发现;珍贵的宫廷室外陈设完成了一轮“体检”,不易察觉的“隐性病”被揪了出来;电子报警系统上岗,围墙内外有了24小时不“眨眼”的“保安”……

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安防系统最近一年添了不少新兵,原本主要依靠“两条腿、两只眼”完成的安防工作,局面正在改变,高科技正在成为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护卫的主力军。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会不间断地对全市各类文物古建进行各级安全检查,各类古建均配有安防系统。刚完成升级的颐和园监控系统已具备十大功能,将视其应用效果,择机在本市其他古建内推广。

全景摄像头“可视即可达”

颐和园的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坐在座位上轻点鼠标,面前屏幕墙上呈现出全景摄像机从佛香阁俯拍的实况图,点击图像最边缘的一个点,凤凰墩的实时状态被瞬间放大,呈现在画面中。在现实中,这两处景点步行距离大约28公里

“这就实现了可视即可达。”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景摄像头基本都选择制高点落户,比如佛香阁、文昌阁等位置。“夏季对水面、冬季对冰面的搜索,一直是个大问题。这下解决了。”同时,这些视频资料将被储存1个月。

热成像摄像机也正在试运行。工作人员调出其拍摄的排云门附近的实况。反黑的画面上,走动的游人变成一个个“热源”,清晰可辨。颐和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设备可以用于防火,夜视的效果也很好,未来会加大布设。”

日常巡检流行定位打卡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在纪念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座谈会上,用166张幻灯片揭秘故宫新事:2018年,故宫文物建筑监测总平台将启动建设、文物建筑监测系统的三维系统开始研究。

建成之后,古建筑的日常巡查工作将实现无纸化移动办公与全网络流程处理,提高现场处理速度。而现在这个过程是:担任日常巡查工作的人员每周按计划进行分区域建筑巡查,并进行病害记录,发放日常保养维护任务单,再提交给维修保护部。每年,古建筑日常维修保养项目大约有500余项,平均每两天就要完成3个保养项目。单霁翔说:“这种保养项目的数量呈逐年递增并趋于平稳的趋势。”

周口店遗址的监测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传输着监测点的数据,并自动生成“数据库”。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长期数据监测和对比,可以精准判断裂缝的情况是否加重等。而以前对裂隙的监测主要依靠人工,每天拿把尺子测量。颐和园的综合巡检系统从去年7月开始试运行,至今收集了4万余次巡查结果。“颐和园很多文物都散落在户外,观众可以触碰得到。我们计划将整个园区划分为1万个监测点,工作人员到现场定位‘签到’。”

一砖一瓦都将建“数据库”

除了针对文物古迹本体,遗产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安防系统的关照对象。

目前,故宫完成了815件室外陈设文物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每一件文物的三维模型、正射影像、线划图等已经完整进入数据系统。单霁翔介绍,宫里全部室外陈设文物的第一轮保存现状评估已经完成,并形成了评估报告,计划2018年针对一些典型文物进行重点监测。另外,故宫还将完成钟粹宫、南熏殿、奉先殿的文物建筑基础信息采集。

一套网格点化管理模式则将在颐和园推广。古建、古树、基础设施、服务和消防系统通通纳入监控范畴。有些文物已经实现了3D建模,每一次巡查都要做到“有图有真相”。不仅是文物,垃圾箱等设施也将成为监测点。

周口店遗址刚实施了安防技防维修提升工程,重新安装摄像机3台、红外摄像探头44台、光纤收发器50台。遗址电子报警系统也建成了,实现了昼夜监控遗址围墙内外及周边动态。今年,这里还将进行视频系统更换,让“科技保安”的双眼更亮。

三、成都市冬季旅游安全演练在龙泉驿洛带古镇开展

151022分,龙泉驿区洛带古镇老街一商户发生火灾,寒风呼呼作响,火顺着风迅速蔓延,越来越大,连著名的五凤楼也被点燃了,浓烟滚滚。火灾中,游客受困并受伤严重,消防和医务人员合力救出游客,却在送医路上受阻,紧急时刻,一架直升机腾空而起,接力将伤员运送到了医院……

别着急,这些都不是真的。

15上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旅游局和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成都市冬季旅游安全应急演练在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举行。

冬季是火灾频发的高峰时期,不少景区的木质结构建筑都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成都市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演练,是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旅游行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检验并提高旅游行业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之后,成都市各旅游景区也将持之以恒的抓好旅游安全各项工作。”

在演练现场,五凤楼广场浓烟滚滚,应急救援人员有条不紊快速作业。分别通过大风天气下的应急处置,游客应急疏散,消防应急处置,直升机远程应急救援四个科目,实战演练了一场旅游景点突发火灾的应急救援。

现场一 大风红色预警洛带古镇疏散游客

201815上午955分,龙泉驿区气象局发布了大风红色预警,各旅游景区在接到预警后,迅速疏散游客前往安全区域。957分,洛带古镇景管委接到预警后,对游客集中区域及古镇内危险区域进行有序疏散。

现场二 五凤楼发生火灾游客受困并受伤

1022分,洛带古镇老街上一商户意外发生火灾,受大风天气影响,火势迅速蔓延,五凤楼意外起火。现场浓烟滚滚,有游客受困其中并受伤严重。

现场三 消防和医务人员出动紧急展开救援

情况危急,消防战士在接到工作人员报警后,立即进入现场救援。医务人员随即对救援出来的受伤游客进行急救处理,公安人员进入警戒状态,严格把控现场秩序。

现场四 运送游客受阻直升机上演空中救援大戏

在五凤楼火灾救援过程中,陆续有游客被救出,其中一名游客因伤势过重,需要立即送完市内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由于天气原因造成道路阻断,指挥部在综合各方信息后,果断下令调集空中力量进行救援。

随后,一架直升机从远处驶近,迅速搭乘伤员来到医院。至此,这场冬季旅游安全演练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四、消防员火场救出两名被困居民

1515时许,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一栋5层高的农民房发生大火,火势猛烈,整栋建筑几乎被火焰吞噬,建筑内不时传出爆炸声,更为惊险的是,有两人被困楼顶。所幸,消防员顶着浓烟、高温进入火场,于当日1650分将被困两人救出,后经检查,两人均无大碍。据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通报,火势于1630分得到控制,明火于17时被完全扑灭,暂未发现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现场烈火浓烟,不时传出爆炸声

事发宝安区沙井街道坣岗社区觉园南五巷一住宅楼。151538119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报警,称有人被困。119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宝安区沙井、松岗、福永、西乡消防中队共9辆消防车、39名消防员赶赴事发地点灭火、救援。

起火建筑共5层,深晚记者从目击市民拍摄的视频中看到,整栋楼几乎被大火包围,一至三楼烈火熊熊,火舌从窗户和阳台窜出,向上蔓延,四楼、五楼的外墙已被熏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住宅一楼不时传出爆炸声。更令人捏把冷汗的是,一名身穿黄色棉衣的女子被困楼顶,站在满是烟雾的楼顶边沿处,不时向四周张望。

1730分左右,市公安消防支队发布通报称,消防员从楼顶救出两名被困市民,身体均无大碍,已送医检查。同时,市公安消防支队发布了救援照片,照片内有一名灰衣男子和一名黑衣女子。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被困楼顶便是这两人,其中那位女子就是视频拍摄到的黄色棉衣女子,照片中她披着黑色消防服。

顶着高温浓烟上楼救人,救援危险重重

昨日,深晚记者联系到负责救援的一线消防员,听他们讲述了灭火、救人的过程。据介绍,当时楼下大火肆虐,楼顶浓烟密布,两名居民被困楼顶,情况十分危急。

沙井消防中队副队长黄振兴是外围指挥人员,他介绍说,消防员开始使用水枪压制火势,由于一楼存有易燃易爆品,担心进一步引发爆炸,火势稍缓后,消防员把水枪换成泡沫水枪,从五楼向下层层灌入泡沫,最终在1630分左右控制住了火势。“我们救援时还一直用水枪向楼顶浇水,避免温度过高伤害被困居民。”黄振兴告诉记者,火势基本得到控制后,他们立即派出6名消防员进入楼内救人。

救援过程可谓危险重重,消防员进入楼内后,首先面对的就是黑暗和高温问题。“楼里温度很高,我的面罩上都凝结了水雾。”消防员蔡家锴是救援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经过猛烈燃烧,楼内白墙已经坍塌,内部浓烟弥漫,能见度极低,身着防火服消防员们都是摸索着寻找楼梯。这栋建筑是典型的农民房构造,楼梯逼仄狭窄,仅一米左右,楼梯处有一扇上锁的铁门。消防员破拆铁门后,摸着楼梯扶手向楼顶攀爬。“墙皮被烧脱落,楼梯上落了很多杂物,走在上面感觉像在爬斜坡。”蔡家锴等消防员走到一半,又被一个倒下的门板拦住脚步,他们摸索着合力将门板移开,才成功爬到楼顶。

消防员主动将防护装备给被困者

消防员灭火过程中不断用水枪降温,楼顶环境比较安全,被困的两人情绪比较镇定,因为寒冷而打着哆嗦。消防员爬上楼顶时,明火已基本扑灭,仅剩几处角落尚有余火。“当务之急是先把被困市民转移到楼下安全区。”蔡家锴介绍,当时楼内虽无明火,但有浓烟,6名消防员商议后,两名消防员主动摘下头盔,脱下防火服,让两位被困者穿上。“他们两人在楼上待命,我们4人先把被困人员转移下去,之后再把头盔和衣服带上来给他们。”蔡家锴4人分成两队,每两人负责护送一名被困人员下楼。“让他们各自走在中间,两名消防员走两头,扶着他们下楼。”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后,现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五、暴雪袭城门面房防雨棚被压垮 扬州消防救出被困人员

14中午1220分左右,江苏扬州仪征市万年大道万年菜场商铺门面雨棚和广告牌发生垮塌,情况十分紧急。当地消防、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位于道路一侧的商铺门口全部被大雪积压致塌的广告牌堵住出口,大约有20多家门面大门被封堵,其中有十余人被困,分散在各个店内。

由于多数门面房使用彩钢瓦制作雨棚和钢筋材质的广告牌,人力无法撼动,救援人员只好利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打开救援通道将被困的群众救出。随后救援人员在对每间商铺进行排查,共救出2名幼儿、3名老人、其余78人为成年人。

据了解,扬州气象台昨晚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信号,今天扬州的降雪量可能达到大到暴雪级别。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六、辽宁实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切实加强辽宁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提升我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火灾防控水平,有效预防高层建筑火灾发生,14,《辽宁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下发,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并提出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

据省安委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下发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按照“先行试点、全面推行、逐步完善、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全面遏制较大以上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为此,《实施意见》明确要落实消防责任制:高层公共建筑业主、使用人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负责;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合约对受委托的高层住宅建筑依法实施消防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监督抽查;公安派出所对管理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及其物业服务企业实施日常消防检查和消防宣传;居委会、村委会组织制定防火公约,协助政府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开展消防工作;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电视、通信、网络等经营单位对高层建筑内的相关设施设备的消防安全负责,定期检查维护。

同时,要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提升高层建筑使用单位灭火自救能力。强化对消防设施的标识化管理和检查维护,强化微型消防站建设和管理,并强调高层建筑综合治理部门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主责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