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09日消防要闻

发布时间:2017-06-09点击量:700

 一、台湾新北月子餐工厂发生气爆 已致12人受伤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新北市消防局今天上午1127分获报,五股区五权二路玉膳坊顶级月子餐工厂疑似12楼发生气爆事故,现已有57女共12人受伤送医。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12名受伤人员中,其中送新泰医院21男轻伤,2女轻伤送另一医院。1名男性50多岁,脸及背、上肢27%二度灼伤,1名女性30多岁,右额头撕裂伤,2人也送往医院治疗。

新北市消防局获报后,立即派遣包含2大队1中队共23个单位及应变小组,共计出动消防人员140人、各式车辆53部前往现场,并启动大伤机制。初步分析,气爆地点1楼是中央厨房,2楼办公室,3楼至6楼为员工宿舍,地下1楼则是停车场和瓦斯堆放场所,疑似瓦斯工人灌装50公斤桶装瓦斯多只,因不明原因泄漏发生气爆,地下室40台脚踏车遭烟熏,5台轿车遭气爆波及。

二、安宁突降暴雨致200名学生被困 消防紧急营救

66下午,云南昆明安宁市因突降暴雨,加之连然街道排水不畅造成严重内涝,导致连然小学校区200余学生被困。

17时许,安宁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316人赶赴现场救援。1715分,救援官兵到达现场,经查看发现连然街积水深约0.4,连然街交通瘫痪,连然小学200余小学生被困学校。根据现场情况,救援官兵运用消防车、运兵车将被困学生送上公交车进行转移,经过50多分钟的努力,200余名被困学生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疏散完毕后,救援官兵用3台手抬机动泵和水罐消防车吸水泵对积水路段进行排水,经过2个多小时的排水,确定险情排除无隐患。

三、消防部门提醒:高温天气应及时排除车辆自燃隐患

记者从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获悉,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海南多地发生汽车自燃事故。消防部门提醒,车主在高温天气务必做好车辆相关安全检查,排除车辆自燃隐患。

据介绍,因近期海南天气持续高温,火险指数高,易引发汽车火灾。5月份以来,海南全省发生汽车火灾11起,所幸救援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气炎热时,一些老旧汽车电源线路老化易发生短路;有的汽车超负荷装载,造成发动机温度升高,再加上天气酷热,发动机通风设备不好,从而引起汽车自燃;车辆长时间行驶,加上路面高温,也容易引发轮胎起火。

消防部门提醒,排除车辆自燃隐患,需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老旧车辆要及时发现电路等方面的隐患。同时,车主也应注意,汽车机油加注口的油渍需清洗干净,加油不要太满。行车过程中如果闻到橡胶烧焦的气味或者有黑烟冒出,应及时熄火,尽量将车停靠在阴凉处寻找起火点,并使用车载灭火器将其扑灭。如不幸火势蔓延,车主必须及时撤离现场,打119求救,等待消防人员赶到现场灭火。

四、普洱1071个微型消防站实体化运行见效

云南普洱消防支队因地制宜,按照“坚持标准、全面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建成全市微型消防站1071个,配备人员6400余人、装备器材5100余件(套),微型消防站实体化运行见实效。

层层发力,扎实推进

点上发力。自微型消防站建设以来,支队党委高度重视,先后10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明确建设任务分工,并组织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召开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座谈会5次,集中学习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现场解疑答惑,督促建成时间,将建设工作落实到点。为解决建设难题,各县区大队积极向县政府就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进行专题汇报,并将消防网格化工作、安全社区创建与微型消防站建设相结合,实现多点同步推进。

面上推动。按照“试点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创建了以景兰大酒店、墨江双胞大酒店、景东龙泉社区、大草地社区等一批有规模、能引领、有影响力、最早建成运行的微型消防站为典型试点,以点带面,推广经验,组织全市679家社会单位学习其建设经验做法,实现建设工作在社会单位中全面铺开。

线上推广。结合消防监督员“每日一查”、“每周一宣”等常态化制度,“面对面”地加强对各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帮扶指导,及时通过微信组(群)、公众平台掌上互动、重点单位QQ联动群等交流互动方式,线上积极与相关单位负责人沟通交流432次,宣贯微型消防站建设的意义和标准,线下对46处疑难杂症进行一一排除,帮助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难题85处,进一步推动了各微型消防站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统一标准,确保质量

管理到位。严格执行管理标准,出台管理职责和工作职责,明确消防机构职责、微型站站长工作职责、微型站队员工作职责、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及人员任务分工,进一步规范微型消防站日常运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将微型消防站建设实行区域规划,通过分片、定点、包干的形式,实现对微型消防站常态化的管理。

配置到位。每个微型站根据火灾扑救需要,目前,全市已建成44个社区、679家重点单位、291个行政村,2处历史文化名镇及16处国家级、省级文物古建筑,15个易燃易爆场所、17个传统村落、7处城市大型综合体等建站任务,建成率达100%,配备人员6400余人、装备器材5100余件(套),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大大提升。

指导到位。全市共成立11个工作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在摸排行业类别和建设底数的基础上,全时段、全过程地上门指导场地选择、人员器材配备等工作45余次,有效保证微站硬件基础设施全部达标;针对各辖区实际情况,采取资源整合、分类建设的措施,解决建设中的现实困难问题。同时,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区域联合灭火救援实战演练;“一对一”、“手把手”教会微型站队员灭火、训练、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使微型站能够充分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

一站多能,发挥作用

建章立制。采取“集中培训、案例讲解、现场示范、互动交流”等方式,指导各站点建立《出警登记本》、《防火巡查记录》、《六熟悉记录》、《培训记录》、《演练记录》等台账资料,指导微型消防站制定防火巡查制度,明确火灾隐患登记、报告、督办、整改、复查等程序,并把微型消防站的防火巡查工作纳入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确保其防火巡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联防联动。按照“距离相近、行业相同”的调派原则,召开单位负责人协调会12次,设定商业中心和化工园区为演练对象,调集周边1.5千米范围内“微型站”及消防中队,联合开展灭火演练30次,全面实现“救早、救小”的目标。

三位一体。着力打造集防火巡查、灭火救援、宣传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消防队伍,建立常态化消防巡查、入户防火检查、消防安全提醒、灭火救援等“防、消、宣”三位一体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微型站效能。截至目前,共开展消防安全检查257次,发现整改火灾隐患98处,开展消防宣传53次,发放各类消防宣传资料14500余份。

五、江西省2年出台6部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标准

为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江西省自2015年以来连续两年制定出台了6部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标准,涉及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和公共娱乐场所六大领域,全省消防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火灾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据悉,这六部地方标准立足六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实际,由江西省文化厅、教育厅、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民政厅联合省消防总队制定。在管理举措上,六部地方标准明确了相关人员消防工作职责,强化了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突出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在管理方式上,六部地方标准完善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突出了建筑消防设施标识化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上,六部地方标准明确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的消防教育培训要求。在灭火和应急救援上,统一了预案操作要求,规范了灭火疏散演练和火灾事故处置程序。地方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有效解决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同时,江西省文化厅、教育厅、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省消防总队,部署标准宣贯和达标创建工作,并召开现场会推广工作经验,探索出一条“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江西特色实践之路。江西省消防总队作为全国消防部队唯一代表在全国民政系统会议上作经验发言。今年3月,教育部和公安部在南昌举办全国中小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推广江西学校消防宣传教育的经验做法。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