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湖南:一张图完整反映林业气象数据信息
今年春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以下简称湘西州)吉首市镇溪街道办事处平山坡村常年在外务工的彭珏回家后突然发现村东头的田边多了个大型设备。
村里人告诉他,这是州气象局和州林业局联手打造的5要素林业区域气象观测站,是州森林防火气象监测网络的重要“成员”之一。
湘西州年平均雷暴日数达53天、森林覆盖率高达70.24%,防火压力大、责任重。为此,州气象局从2015年底开始着手研发森林火险预警模型。
两年里,他们充分利用气象科学原理,分析湘西州森林气候特征,寻找湘西森林火险发生规律,逐步加快推进森林火险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进程。
为了将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森林防火监测数据全覆盖,州林业部门和气象部门在全州8县市遴选出14个最适合安装区域站的地址,并初步完成了区域气象站的采购、安装与调试。
“气象数据处理中心设在州气象局,14个观测站建成后,将每天定点把数据发回数据处理中心。我们的工作人员则会结合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等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为森林火险预警预报模型的业务运行提供数据支撑。”州气象局专业气象台台长郑福维表示,森林火险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将真正实现林业、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双方可以随时在该平台上查询各自需要的数据。
据郑福维介绍,在森林火险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州气象局将结合当地森林火险与热点分布规律,全面统计林业部门现有的监测热点历史数据和州气象部门收集分析的气象数据,建立科学有效、智慧型的森林火险预警模型,最终以一张三维地形图的形式完整地将数据信息展示出来。
天津:依据气象信息防治森林病虫害
森林病虫害是由生物引起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是导致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制约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林业部门来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气象因素息息相关。每年春季和夏季是林业部门防治病虫发生的关键季节。
据天津市林业局森林防火站站长尹鸿刚介绍,随着气候变暖不断加剧以及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森林病虫害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其中,幼虫因其啃食树叶为生的特点,对树林的危害要高于成虫,树叶大面积的残损会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进而对树木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目前,天津市林业局主要依靠地面喷洒药物来控制病虫害,对不适宜喷洒药物的地区会采取灯光诱杀、施放天敌以及人工捉虫等手段。
准确的天气预测及预报服务,是决定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气背景的不同将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具体形式,雨水大或空气潮湿易造成森林病害多发,而气象条件干旱则是虫害发生及发展的基础条件。”尹鸿刚说。因此,提前获知长期的气候趋势信息将有利于林业部门抓住防范重点,提前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同时,根据短期气候趋势预测或者中长期天气预报,林业部门可更为准确地判断出虫害的生长及发育过程,进而根据虫害的不同发育期提前准备防治设备及药物等,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此外,精准的晴雨预报可避开下雨时段开展药物喷洒作业,从而避免药物浪费。
记者了解到,双方将健全和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在林业观测站点、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林业病虫害数据、气象观测站点、气象卫星云图等各类观测数据的充分共享,为林业病虫害科学防范、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天津市气象局将充分提升气象预报及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为相关部门建立及时快速的信息发布途径,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和护林员的有效作用,广泛扩大气象及林业服务信息覆盖面;加强科研合作,联合开展针对病虫害发生及发展的动态监测,建立以气象数据为基础的病虫害发生及发展数学计算模拟模型,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效。
广东:试点推广林火视频监控
“常有人会问林业局‘为什么年年种树不见树?’殊不知,一场火灾就能毁掉十几年的种树成果。”
广东省汕尾市现有林地面积41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5.27%,同时也是广东省10个火灾多发区域之一,森林防火压力重重。
“森林防火离不开气象信息的帮助。”汕头市林业局副局长邱建英表示。与森林火灾有关的气象要素很多,尤其是降雨量、相对湿度、气温、日照、风向风速等与森林火灾关系最为密切。
2015年,广东省政府印发 《广东省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林业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气象部门负责做好林火卫星监测、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及预警发布工作,并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17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森林防火、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项目92个,开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
汕尾市被列为全省首批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3个试点市之一,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包括分布在全市林区的87个前端监控系统、市县两级5个监控中心以及联通省市县的林火监控视频传输专网。经过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沟通,确定前端监控系统视频站点的数量、位置和标准。
今年1月,汕尾市森林防火监控中心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与省林业厅和汕尾市各县(市、区)监控中心接通,成为全省第一个接通到省、县监控中心的地级市。
目前,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新增了第二批6个试点市,今年将在全省全面推开。广东省正在努力构建“高空有卫星、中空有飞机、地面有视频和巡护人员”的立体林火预警监控体系。
下一步,两部门将加强信息共享。一方面,利用市政府委托气象部门管理的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多渠道发布森林防火信息,增强公民的防火意识;另一方面,将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决策支撑能力,提高全市防灾减灾能力。
黑龙江:用卫星遥感逐一排查火点
自去年冬季以来,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地区降水普遍偏少,火险等级偏高。
64套林火监测自动站、11个闪电定位监测站、41个乡镇雨量站、1套WT-7卫星遥感监测系统、6个自动气象站、5个地被物观测站,以及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应急指挥车,加上农垦、森林工业、林业部门的行业气象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EOS卫星接收系统,构成了黑龙江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网络;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4000余人、7支人影机动作业队伍,高炮849门、火箭446部、运-12型人工增雨飞机1架,大大提升了森林防火安全系数。
“借助遥感卫星可实时监测全省重点防火区域。防火期间,我们每日连线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获取NOAA系列卫星、EOS/MODIS卫星和中国风云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各火点进行逐一排查,并采取预处理-投影-地理校正-热点判识-作图-生成图像-编辑热点文件-上报等一系列操作,将林区的疑似火点上报给防火办。”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赵慧颖介绍说。
下一步,黑龙江省气象局将逐步引进刚刚投入运行的新型气象卫星——葵花8号静止卫星气象资料,在已有多种气象卫星资料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火情火险遥感监测资料。
“由于葵花8号静止卫星搭载了观测频率更高的传感器,具有每10分钟的时间分辨率,每
宁夏:为防火救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满地跑,半年躲房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虽然这有些夸张,但却真实反映了宁夏人那深深的无奈。
宁夏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风大沙多,春季尤甚,森林防火也进入了关键期。
今年2月18日,海原县南华山发生山火,宁夏气象部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23时30分,区气象台值班人员通过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结果,绘制实况风速分布图和火点地理位置图,通过微信发给救火指挥部。
“19日2时30分,火点附近仍维持西南风6级至7级。附近的西安乡风速为
救火期间,气象部门密切监测火灾现场气象要素和天气变化,向现场指挥组提供了“风向风速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的判断,为防火救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经过近一夜的奋战,19日7时前后,火灾现场明火被熄灭,经初步测算,火灾过火面积约5000亩,所幸未出现人员伤亡。宁夏气象部门通过开展密集监测和微信服务,为火灾扑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宁夏森林防火办在报送政府的报告中写道:“火灾发生后,区市县火灾信息上传下达通畅,并结合气象信息,抓住气温降低的扑火有利时机,集结火场所有扑火队伍进行了全面围封……区市县森林防火办公室会同区市县气象局第一时间掌握火场气象情况,为指挥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此外,每年3月至4月,令人牵挂的不仅有森林火灾,还有防沙固沙和飞播植树。“每年春季林业部门开展飞播造林和大范围植树造林前,最关注的就是首场透雨的准确预报;对气象部门唯一的需求就是预报要准确。”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任玉说。同时,在飞播过程中,还需气象部门做好风向风速监测预报,以保障飞行安全。
本文资料来自中国气象报,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