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网报道:重霾来袭,截至12月20日9时,中东部82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4城市出现了小时浓度“爆表”。北京也在20日陷入6级严重污染。京津冀的污染源来自哪里、抗霾是否只能靠风、空气治理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针对这些大家关注的雾霾热点问题,环境保护部20日邀请八位专家一一解读,看你关心的问题有没有解答。
问题1:京津冀的雾霾,主要是由内蒙、陕西、山西三个省区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表明,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其中,京津冀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为70%左右。
京津冀区域人口密集,煤炭消费量大,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在冬季采暖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都明显增加,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5污染的贡献占30%左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和陕西的排放对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问题2:风电场和三北防护林偷走了京津冀的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
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
问题3:北京雾霾究竟是什么原因,都有哪些成分?
北京大学
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经过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大气中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包括:有机物质、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氯盐等。各地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和生物质燃烧等。
各城市和地区视产业结构等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业和能源生产行业排放较少,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相对较大。
问题:4:现在都发大招了,仍出现严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数据反映京津冀区域大气PM2.5浓度在逐年下降。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降到85.9微克/立方米;2015年继续下降,为80.6微克/立方米。
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9.1%。
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优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入冬后重污染天气频发,表明下一步要继续强化京津冀区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把冬季采暖期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下来。
问题5:抗霾只能等风?
清华大学
要彻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必须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我们既要对区域联防联控应对重污染天气有信心,也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过程有耐心。只要全社会共同减排,重污染天气就会越来越少,环境空气质量就会越来越好。
问题6:治雾霾为什么只拿机动车开刀?
北京工业大学
控制机动车排放仅是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个环节,北京市还实施了很多其他措施,如大力压减燃煤、民用散煤清洁化、燃煤小锅炉和“散小乱污”企业的淘汰治理、建筑施工扬尘管控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市也持续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燃煤小锅炉“清零”工程、“散小乱污”企业关停淘汰任务、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措施,减少燃煤、特别是冬季散煤使用量,提高工业企业治污效率等。
问题7:“煤改气”加剧了北京雾霾污染?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据估算,我国每年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态水在3亿吨左右,假如全部转化成液态水,仅占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影响微乎其微。“煤改气”不会显著增加北京市大气湿度,不是当地“丰富水汽”主要来源。
南开大学
本文资料来自新华社,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