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中国救援装备网第一时间报道了新西兰发生的7.5级强震(7.5级地震!海啸来临!直击新西兰!),现在,继续跟随小编来了解下地震后三天的新西兰。
一、新西兰地震震级说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震级概念。
根据专家说法,震级,简单来讲,就是根据在地面上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面振动强烈程度来测量,比如面波震级,就是通过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来计算震级。
新西兰地震后,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导致了新闻媒体报道时引用了不同的震级。此次新西兰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初次发布的震级为7.4级,目前修定为7.8级;新西兰地震机构初次发布震级为6.6级,后修定为7.5级。11月16日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研究所再次将震级由7.5级调整为7.8级,并将这一地震正式命名为凯伊库拉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级为8.0级,发布地震参数后未做更正。11月16日早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消息表示,这一结果和之后国际同行所给出的最新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台网测定的结果是可靠的。
二、震级大、伤亡少!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地震仅仅造成了2人身亡(一人因引发心脏病身亡,一人因旧房倒塌身亡)。同时,根据卫星照片显示,地震对南岛部分地区带来的房屋损坏并非想象中那样严重。
新西兰地震频发程度与日本相当,这是由于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上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受两板块的相互作用,地震活动十分频繁,而全球每年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个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有一项数据表明:新西兰平均每年会发生逾1.4万次地震,但少于十次会造成任何破坏。虽然地震频繁,但多数不超过3级,一年只有约150次是有感地震,都是零伤亡。
三、一个温暖的故事
斯科特和赛琳娜是来自英国的一对夫妇,在过去的12个月里面,他们勤奋工作,全年无休,一周工作7天,就为了和两个孩子——5岁的菲斯和4岁的罗尼一起享受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
并且,斯科特从未谋面的父亲和兄弟们都住在基督城,他决定去拜访他们。
旅行一开始很顺利,斯科特一家去了基督城,如愿见到了亲人。在开车去凯库拉之前,他们还在汉默温泉度假。
但不幸降临了,周一凌晨以后,新西兰发生强震。
斯科特夫妇说,他们租住的房子都是玻璃建造的,几乎要侧翻。一家人都跑了出去。极度恐惧的斯科特赤脚跑在在碎石路面上,甚至没有留意到自己的脚已被划伤。
由于已经接到海啸警报,他们一家四口大冷天就只能这么坐在外面的草地上,不敢再回去睡觉,只能手拉着手注视了直升机进进出出。
斯科特一家感到愤怒,因为他们不间断看到大批中国游客被直升机载离这个沿海小镇,但是他们向英国使馆电话多次求救,却没有回应。
所有可以参与救援的直升机都是中国方面委托的,当中国的航班看到这对可怜的夫妇,就引领着他们登上直升机……
最终,小罗尼跟着埃文斯登机时迅速回头看了一眼,在兴奋的波浪声中,这一家终于从地震中成功逃离。
四、新西兰地震中国援助情况
1、中国领事馆动作最快租用了5架直升机把困在凯伊库拉(南北双向进入小镇的沿海高速公路损毁严重)的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到南岛最大城市达克赖斯特彻奇。
2、目前仍有超过1000名其他国家游客困在凯伊库拉,新西兰政府动用海空军开始救援这些游客。
3、新西兰最大报纸先驱报一直在跟踪报道一对英国夫妇游客,这对英国夫妇看着中国租的飞机灰过来灰过去,但是英国领事馆却不帮助他们,而且所有的直升机都被中国人租走了[摊手],他们自己去找直升机都找不到。后来这对夫妇终于自己想办法上了一架飞往基督城的直升机,兴奋的远离了地震。
4、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说撤离的中国游客中其实还有一个意大利人,因为他是中国女婿[摊手]。
5、这次剧本又拿错,国内媒体大多静悄悄,外媒纷纷猛吹,纷纷表示这波可以的中国。
五、地震不杀人,杀人的是劣质工程
像日本一样,新西兰这样地震多发的国家中,每一次的抗震都会推动工程领域的进步。因此新西兰现代抗震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好地减小了地震的危害。某种程度上,抗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新西兰对于房屋建筑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通过立法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地质量。新西兰的建筑规范中,对投资者、设计师以及设计图都有明确规定:图纸要送交专业部门审核;施工时建筑师和设计师可在场监督。
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木质轻型结构建筑得到推广
新西兰在多次的大地震中,房屋屹立不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了轻型的木质结构。木结构的房屋在抗震方面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是重量轻,在地震中吸收的地震力小;其次,平衡性优于其他结构,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木结构韧性大,有很强的弹力恢复性,当受到瞬间连续冲击时,主体结构即使与地基发生错位也不至于崩塌。
六、全民的抗震防震意识
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新西兰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现在无论是从技术上、法规监管上,还是从国民的防灾教育上,新西兰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
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这使普通民众大都清楚地震发生后该采取哪些措施,这能有效防止恐慌情绪的蔓延,帮助大家沉着应对地震灾害。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对新西兰地震的最新报道,部分资料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