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将组建200个社区救援队

发布时间:2013-11-21点击量:838


[中国救援装备网综合报道] 2012年,北京市将在200个社区建设社区救援队,巡逻社区安全,遇到意外灾害时先简单处置,达到互救自救的目的。

北京市紧急救助基金会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利用企业捐赠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义务对全市200个社区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并装备准专业的社区紧急救援队伍。

届时,每个社区将配备1辆社区巡逻代步车和1辆紧急救援电动担架车。其中,巡逻车为两轮,双手控制车把,脚踏踏板就能实现简易巡逻代步;担架车上不仅配备折叠担架,还将配备医疗救援包,便于社区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突发现场进行先期救援。

此外,每个社区组建的救援队,还将配备18名救援人员,医疗急救包6个、大型紧急救援箱3个、医疗急救物资箱2个,以及18套救援队个人携带的物资和器材。此外,每个社区还将安装50个壁挂式公共场所紧急救援箱,安装在单元楼门内,箱内有灭火器、救生绳、防毒面罩等急救设备。专业人员还将针对社区特点制定应急预案、疏散引导指示牌,帮助排查社区风险源并确定1处应急避难场所。

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平房和老旧小区,救援队的人员将由社区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组成;新型社区将以物业和安保人员为主,救援设备均由居委会统一调配。救援人员将接受7天至14天的专业培训,涉及防灾减灾理论和自救逃生技能等,培训后还将针对社区特点进行相应的急救演练。到2015年,城区范围内有望在2700多个社区建设公共安全救援体系。据介绍,新建立的社区紧急救援体系,参照了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社区紧急救助标准。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可以考虑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基金会在更多社区开展居民应急救援培训。通过配备救援设备,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以确保社区居民能够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展开自救和互救,并配合大型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工作,积极打造“安全社区”。

北京市紧急救助基金会昨天列出来的这97种物资,是国内最详细的社区救援装备清单。其中大部分物资有望选配到社区公共安全救援体系中:

  1. 紧急救援交通装备:消防摩托车、电动车、电动担架车、巡逻代步车等5种;
  2. 个人防护救援装备:防护眼镜、头戴式耳塞、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壁挂式救援箱(内有剪刀、酒精棉布、三角巾、止血带、急救毯等)共23种;
  3. 紧急逃生装备:救援软梯、自发光安全绳、折叠担架、头部固定器、压缩饼干等21种;
  4. 紧急救援破拆装备:液压泵、断电剪、消防斧等5种;
  5. 紧急救援医疗装备:饮水消毒丸、压舌板、丁字开口器、供氧袋、热(冷)敷袋、止血粉等24种;
  6. 危险气体泄漏处置装备:毒气检测仪共2种;
  7. 救援现场通讯装备:3G无线音视频传输系统、对讲机、手持扩音器共3种;
  8. 警戒警示装备:危险警示牌、警戒带、反光背心、橡胶路锥等6种;
  9. 救援现场照明装备:移动照明灯、车载遥控强光灯、救援信号灯等6种;
  10. 宣传培训资料:紧急救援知识挂图、《紧急救援》杂志共2种。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