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防安全技术(八)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发布时间:2016-06-27点击量:125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安装前,按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对到场的供水设施、系统组件、管件及其他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查和产品现场检查、检验。检查判定为不合格的设备、组件、管件、材料不得用于施工安装。

一、喷头现场检查

重点检查其外观、密封性、质量偏差等内容。

(一)检查内容及要求

1.喷头装配性能检查

检查要求:旋拧喷头顶丝,不得轻易旋开,转动溅水盘,无松动、变形等现象,以确保喷头不被轻易调整、拆卸和重装。

2.喷头外观标志检查

检查要求:

1)喷头溅水盘或者本体上至少具有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名称(代号)或者商标、生产时间、响应时间指数(RTI)等永久性标识。

2)边墙型喷头上有水流方向标识;隐蔽式喷头的盖板上有“不可涂覆”等文字标识。

3)喷头规格型号的标记由类型特征代号(型号)、性能代号(如表3-4-2-1所示)、公称口径和公称动作温度等部分组成,规格型号所示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文件的选型要求。

4)所有标识均为永久性标识,标识正确、清晰。

5)玻璃球、易熔元件(图3-4-2-1)的色标与温标(表3-4-2-2)对应、正确

3.喷头外观质量检查

检查要求:(1)喷头外观无加工缺陷、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磕碰伤痕或者损坏;溅水盘无松动、脱落、损坏或者变形等情况。

2)喷头螺纹密封面无伤痕、毛刺、缺丝或者断丝现象。

4.闭式喷头密封性能试验

检查要求:

1)密封性能试验的试验压力为3.0MPa,保压时间不少于3min

2)随机从每批到场喷头中抽取1%,且不少于5只作为试验喷头。当1只喷头试验不合格时,再抽取2%,且不少于10只的到场喷头进行重复试验。

3)试验以喷头无渗漏、无损伤判定为合格。累计2只以及2只以上喷头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5.质量偏差检查

检查要求:

1)随机抽取3 个喷头(带有运输护帽的摘下护帽)进行质量偏差检查。

2)使用天平测量每只喷头的质量。

3)计算喷头质量与合格检验报告描述的质量偏差,偏差不得超过5 %

二、报警阀组现场检查

重点检查(验)其附件配置、外观标识、外观质量、渗漏试验和报警阀结构等内容。

(一)报警阀组检查内容及要求

1.报警阀组外观检查

检查要求:

1)报警阀的商标、规格型号等标志齐全,阀体上有水流指示方向的永久性标识。

2)报警阀的规格型号符合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3)报警阀组及其附件配备齐全,表面无裂纹,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

2.报警阀结构检查

检查要求:

1)阀体上设有放水口,放水口的公称直径不小于20mm

2)阀体的阀瓣组件的供水侧,设有在不开启阀门的情况下测试报警装置的测试管路。

3)干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设有自动排水阀。

4)阀体内清洁、无异物堵塞,报警阀阀瓣开启后能够复位。

3.报警阀组操作性能检验

检查要求:

1)报警阀阀瓣以及操作机构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2)水力警铃的铃锤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3)水力警铃传动轴密封性能良好,无渗漏水现象。

4.报警阀渗漏试验

测试报警阀密封性,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的静水压力,保压时间不小于5min后,阀瓣处无渗漏。

三、其他组件的现场检查

其他组件主要包括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等,重点对其外观、功能等进场现场检查。

(一)检查内容

1.外观检查

检查要求:

1)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等有清晰的铭牌、安全操作指示标识和产品说明书。

2)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识;末端试水装置的试水阀上有明显的启闭状态标识。

3)各组件不得有结构松动、明显的加工缺陷,表面不得有明显锈蚀、涂层剥落、起泡、毛刺等缺陷;水流指示器桨片完好无损。

2.功能检查

1)水流指示器

检查要求:

①检查水流指示器灵敏度,试验压力为0.14MPa~1.2MPa,流量不大于15.0l/min时,水流指示器不报警;流量在15.0L/min~37.5 L/min任一数值上报警,且到达37.5 L/min一定报警。

②具有延迟功能的水流指示器,检查桨片动作后报警延迟时间,在2s~90s范围内,且不可调节。

2)压力开关

测试压力开关动作情况,检查其常开或者常闭触点通断情况,动作可靠、准确。

3)末端试水装置

检查要求:①测试末端试水装置密封性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1倍,保压时间为5min,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关闭,测试结束时末端试水装置各组件无渗漏。

②末端试水装置手动(电动)操作方式灵活,便于开启,信号反馈装置能够在末端试水装置开启后输出信号,试水阀关闭后,末端试水装置无渗漏。

第三节  系统组件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

一、喷头

(一)喷头安装及质量检测要求

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喷头安装;安装前,查阅消防设计文件,确定不同使用场所的喷头型号、规格。喷头安装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1.采用专用扳手(如图3-3-3-1 所示)安装喷头,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释放原件损伤的,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进行更换。

2.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严禁在喷头上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4.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在系统配水干管、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6.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者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符合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的规定。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在其腹面以下部位增设喷头。

7.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符合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的规定。

(二)检测方法

采用目测观察和尺量检查的方法检测;技术检测具体方法和判定标准详见竣工验收中喷头的验收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

二、报警阀组

报警阀组安装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组织实施。

(一)报警阀组安装与技术检测共性要求

1.报警阀组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安装,并通过技术检测控制其安装质量:

1)按照标准图集或者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进行报警阀阀体及其附属管路的安装。

2)报警阀组垂直安装在配水干管上,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组水流标识与系统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的安装顺序为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

3)按照设计图纸中确定的位置安装报警阀组;设计未予明确的,报警阀组安装在便于操作、监控的明显位置。

4)报警阀阀体底边距室内地面高度为1.2m;侧边与墙的距离不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2m;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

5)报警阀组安装在室内时,室内地面增设排水设施。

2.附件安装要求

报警阀组相关附件按照下列要求确定其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并通过技术检测控制其安装质量:

1)在报警阀与管网之间的供水干管上,安装由控制阀、检测供水压力、流量用的仪表及排水管道组成的系统流量压力检测装置,其过水能力与系统启动后的过水能力一致;干式报警阀组、雨淋报警阀组安装检测管路时,水流不得进入系统管网的信号控制阀。

2)水力警铃安装在公共通道或者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并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

3)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采用热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0m

4)安装完毕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不小于70dB

5)系统管网试压和冲洗合格后,排气阀安装在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

(二)报警阀组检测方法

采用目测观察、尺量和声级计测量等方法进行检测;技术检测具体方法和判定标准详见竣工验收中报警阀组的验收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

三、水流报警装置

(一)水流指示器

1.安装与技术检测要求

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方可安装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如图3-4-3-15所示)安装前,对照消防设计文件核对产品规格、型号。 水流指示器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安装:

1)水流指示器电器元件(部件)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2)水流指示器安装后,其浆片、膜片动作灵活,不得与管壁发生碰擦。

3)同时使用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控制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信号阀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四、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水源测试、消防水泵调试、稳压泵调试、报警阀调试、排水设施调试和联动试验等内容。调试过程中,系统出水通过排水设施全部排走。

(一)系统调试准备

系统调试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已储存设计要求的水量。

2.系统供电正常。

3.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水位、气压符合消防设计要求。

4.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充满水;干式、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的气压符合消防设计要求;阀门均无泄漏。

5.与系统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完毕,处于工作状态。

(二)系统调试要求及功能性检测

1.报警阀组

报警阀组调试按照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组各自特点进行调试,报警阀组调试前,首先检查报警阀组组件,确保其组件齐全、装配正确,在确认安装符合消防设计要求和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后,进行调试。

1)湿式报警阀组

湿式报警阀组调试时,从试水装置处放水,当湿式报警阀进水压力大于0.14MPa、放水流量大于1L/s时,报警阀启动,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在5~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压力开关动作,并反馈信号。

2)干式报警阀组

干式报警阀组调试时,开启系统试验阀,报警阀的启动时间、启动点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等符合消防设计要求。

3)雨淋报警阀组

雨淋报警阀组调试采用检测、试验管道进行供水。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或者手动控制操作后15s 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报警阀,在60s之内启动。雨淋报警阀调试时,当报警水压为0.05MPa,水力警铃发出报警铃声。

预作用装置的调试按照湿式报警阀组和雨淋报警阀组的调试要求进行综合调试。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组采用压力表、流量计、秒表、声强计测量,并进行观察检查。

2.联动调试及检测

1)湿式系统

调试及检测内容:系统控制装置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启动1只喷头或者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流量保持在0.94L/s~1.5L/s,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和消防水泵等及时动作,并有相应组件的动作信号反馈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检测方法:打开阀门放水,使用流量计、压力表核定流量、压力,目测观察系统动作情况。

2)干式系统

调试检测内容:系统控制装置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启动1只喷头或者模拟1只喷头的排气量排气,报警阀、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和消防水泵等及时动作并有相应的组件信号反馈。

检测方法:采用目测观察进行检查。

3)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幕系统

调试检测内容:系统控制装置设置为“自动”控制方式,采用专用测试仪表或者其他方式,模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输入各类火灾探测信号,报警控制器输出声光报警信号,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传动管启动的雨淋系统、水幕系统联动试验时,启动1只喷头,雨淋报警阀打开,压力开关动作,消防水泵启动,并有相应组件信号反馈。

检测方法:采用目测观察进行检查。

五、系统竣工验收

系统竣工后,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工程竣工验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竣工验收内容包括系统各组件的抽样检查和功能性测试。

(一)管网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1)查验管道材质、管径、接头、连接方式及其防腐、防冻措施。

2)测量管网排水坡度,检查辅助排水设施设置情况。

3)检查系统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排气阀等设置位置、组件及其设置情况。

4)检查系统中不同部位安装的报警阀组、闸阀、止回阀、电磁阀、信号阀、水流指示器、减压孔板、节流管、减压阀、柔性接头、排水管、排气阀、泄压阀等组件设置位置、安装情况。

5)测试干式灭火系统管网容积、系统充水时间;测试预作用和雨淋灭火系统管道充水时间。

6)检查配水支管、配水管、配水干管的支架、吊架、防晃支架设置情况。

2.合格判定标准

1)经对照检查,管道材质、管径、接头,管道连接方式以及采取的防腐、防冻等措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报警阀后的管道上未安装其他用途的支管、水龙头。

2)经测量,管道横向安装坡度为0.0020.005,且坡向排水管;相应的排水措施设置符合规定要求。

3)系统中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排气阀设置位置、组件等符合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4)经对照消防设计文件,系统中的报警阀组、闸阀、止回阀、电磁阀、信号阀、水流指示器、减压孔板、节流管、减压阀、柔性接头、排水管、排气阀、泄压阀等设置位置、组件、安装方式、安装要求等符合要求。

5)经测量,干式灭火系统的管道充水时间不大于1min;预作用和雨淋灭火系统的管道充水时间不大于2min

6)经测量,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固定方式、设置间距、设置要求等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二)喷头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1)查验喷头设置场所、规格、型号以及公称动作温度、响应时间指数(RTI)等性能参数。

2)测量喷头安装间距,喷头与楼板、墙、梁等障碍物的距离。

3)查验特殊使用环境中喷头的保护措施。

4)查验喷头备用量。

2.合格判定标准

1)经核对,喷头设置场所、规格、型号以及公称动作温度、响应时间指数(RTI)等性能参数符合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2)按照距离偏差±15mm进行测量,喷头安装间距,喷头与楼板、墙、梁等障碍物的距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3)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有冰冻危险场所安装的喷头,采取了防腐蚀、防冻等防护措施;有碰撞危险场所的喷头加设有防护罩。

4)经点验,各种不同规格的喷头的备用品数量不少于安装喷头总数的1%,且每种备用喷头不少于10个。

(三)报警阀组验收检查

1.验收内容

1)验收前,检查报警阀组及其附件的组成、安装情况,以及报警阀组所处状态。

2)启动报警阀组检测装置,测试其流量、压力。

3)测试报警阀组及其对系统的自动启动功能。

2.验收方法

1)对照消防设计文件或者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检查报警阀组及其各附件安装位置、结构状态,手动检查供水干管侧和配水干管侧控制阀门、检测装置各个控制阀门的状态。

2)开启报警阀组检测装置放水阀,采用流量计和系统安装的压力表测试供水干管侧和配水干管侧的流量、压力。系统控制调整到“自动”状态,将报警阀组调节到伺应状态,开启报警阀组试水阀或者电磁阀,目测检查压力表变化情况、延迟器以及水力警铃等附件启动情况;采用压力表测试水力警铃喷嘴处的压力,采用卷尺确定水力警铃铃声声强测试点,采用声级计测试其铃声声强。

3.合格判定标准

1)报警阀组及其各附件安装位置正确,各组件、附件结构安装准确;供水干管侧和配水干管侧控制阀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锁定在常开位置;报警阀组试水阀、检测装置放水阀关闭,检测装置其他控制阀门开启,报警阀组处于伺应状态;报警阀组及其附件设置的压力表读数符合设计要求。

2)经测量,供水干管侧和配水干管侧的流量、压力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3)启动报警阀组试水阀或者电磁阀后,供水干管侧、配水干管侧压力表值平衡后,报警阀组以及检测装置的压力开关、延迟器、水力警铃等附件动作准确、可靠;与空气压缩机或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准确,符合消防设计文件要求。

4)经测试,水力警铃喷嘴处压力符合消防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小于0.05MPa;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小于70dB

5)消防水泵自动启动,压力开关、电磁阀、排气阀入口电动阀、消防水泵等动作,且相应信号反馈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第四节  系统维护管理

一、系统巡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巡查主要是针对系统组件外观、现场运行状态、系统检测装置工作状态、安装部位环境条件等实施的日常巡查。

(一)巡查内容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巡查内容主要包括:

1.喷头外观及其周边障碍物、保护面积等。

2.报警阀组外观、报警阀组检测装置状态、排水设施状况等。

3.充气设备、排气装置及其控制装置、火灾探测传动、液(气)动传动及其控制装置、现场手动控制装置等外观、运行状况。

4.系统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及其现场环境状态,压力监测情况等。

5.系统用电设备的电源及其供电情况。

(二)巡查方法及要求

采用目测观察的方法,检查系统及其组件外观、阀门启闭状态、用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工作状态和压力监测装置(压力表、压力开关)工作情况。

1.喷头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要求对喷头进行巡查:

1)观察喷头与保护区域环境是否匹配,判定保护区域使用功能、危险性级别是否发生变更。

2)检查喷头外观有无明显磕碰伤痕或者损坏,有无喷头漏水或者被拆除等情况。

3)检查保护区域内是否有影响喷头正常使用的吊顶装修,或者新增装饰物、隔断、高大家具以及其他障碍物;若有上述情况,采用目测、尺量等方法,检查喷头保护面积、与障碍物间距等是否发生变化。

2.报警阀组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要求对报警阀组进行巡查:

1)检查报警阀组的标志牌是否完好、清晰,阀体上水流指示永久性标识是否易于观察,与水流方向是否一致。

2)检查报警阀组组件是否齐全,表面有无裂纹、损伤等现象。

3)检查报警阀组是否处于伺应状态(如图3-3-5-1系外补偿式湿式报警阀组伺应状态示例),观察其组件有无漏水等情况。

4)检查报警阀组设置场所的排水设施有无排水不畅或者积水等情况。

5)检查干式报警阀组、预作用装置的充气设备、排气装置及其控制装置的外观标志有无磨损、模糊等情况,相关设备及其通用阀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控制装置外观有无歪斜翘曲、磨损划痕等情况,其监控信息显示是否准确。

6)检查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组的火灾探测传动、液(气)动传动及其控制装置、现场手动控制装置的外观标志有无磨损、模糊等情况,控制装置外观有无歪斜翘曲、磨损划痕等情况,其显示信息是否准确。

3.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巡查

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下列要求对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进行巡查:

1)检查系统(区域)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的设置位置是否便于操作和观察,有无排水设施。

2)检查末端试水装置设置是否正确。

3)检查末端试水装置压力表,能否准确监测系统、保护区域最不利点静压值。

(三)巡查周期

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至少每日组织一次系统全面巡查。

二、系统周期性检查维护

系统周期性检查是指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已经投入使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件、零部件等,按照规定检查周期进行的检查、测试。经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发生故障,需要停水检修的,向主管值班人员报告,取得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同意后,派人临场监督,设置相应的防范措施后,方能停水动工。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内的水,根据当地环境、气候条件不定期更换。寒冷季节,消防储水设备的任何部位均不得结冰。

(一)月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下列项目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1)电动、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水泵(增压泵)启动运行测试。

2)喷头完好状况、备用量及异物清除等检查。

3)系统所有阀门状态及其铅封、锁链完好状况检查。

4)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水位测试;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位以及消防用水不被挪用的技术措施检查。

5)电磁阀启动测试。

6)水流指示器动作、信息反馈试验。

7)水泵接合器完好性检查。

(二)季度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下列项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1)报警阀组的试水阀放水及其启动性能测试。

2)室外阀门井中的控制阀门开启状况及其使用性能测试。

(三)年度检查项目

1.检查项目

下列项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1)水源供水能力测试。

2)水泵接合器通水加压测试。

3)储水设备结构材料检查。

4)过滤器排渣、完好状态检查。

5)系统联动测试。

三、系统年度检测

年度检测是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每年度开展的定期功能性检查和测试;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单位组织实施年度检测。

(一)喷头

重点检查喷头选型与保护区域的使用功能、危险性等级等匹配情况,核查闭式喷头玻璃泡色标高于保护区域环境最高温度30的要求,以及喷头无变形、附着物、悬挂物等影响使用的情况。

(二)报警阀组

检测前,查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状态,确认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备以及消防水泵控制装置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湿式报警阀组、干式报警阀组、预作用装置、雨淋报警阀组等按照其组件检测和功能测试2项内容进行检测。

(三)末端试水装置

1.检测内容及要求

检查末端试水装置的阀门、试水接头、压力表和排水管,设置齐全,无损伤;压力表显示正常,符合规定要求。

2.检测操作步骤

①现场查看末端试水装置的阀门、压力表、试水接头及排水管等外观。

②关闭末端试水装置,读取并记录其压力表数值。

③开启末端试水装置的控制阀,待压力表指针晃动平稳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

④水泵自动启动5min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观察其变化情况。

⑤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四、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系统周期性检查、年度检测时,对于检查发现的系统故障,要及时分析故障原因,消除故障,确保系统完好有效。系统相关组件的故障主要常见于报警阀组及其相关组件。

(一)湿式报警阀组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1.报警阀组漏水

1)故障原因分析

①排水阀门未完全关闭。

②阀瓣密封垫老化或者损坏。

③系统侧管道接口渗漏。

④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渗漏。

⑤阀瓣组件与阀座之间因变形或者污垢、杂物阻挡出现不密封状态。

2)故障处理

①关紧排水阀门。

②更换阀瓣密封垫。

③检查系统侧管道接口渗漏点,密封垫老化、损坏的,更换密封垫;密封垫错位的,重新调整密封垫位置;管道接口锈蚀、磨损严重的,更换管道接口相关部件。

④更换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

⑤先放水冲洗阀体、阀座,存在污垢、杂物的,经冲洗后,渗漏减少或者停止;否则,关闭进水口侧和系统侧控制阀,卸下阀板,仔细清洁阀板上的杂质;拆卸报警阀阀体,检查阀瓣组件、阀座,存在明显变形、损伤、凹痕的,更换相关部件。

2.报警阀报警管路误报警

1)故障原因分析

①未按照安装图纸安装或者未按照调试要求进行调试。

②报警阀组渗漏通过报警管路流出。

③延迟器下部孔板溢出水孔堵塞,发生报警或者缩短延迟时间。

2)故障处理

①按照安装图纸核对报警阀组组件安装情况;重新对报警阀组伺应状态进行调试。

②按照故障“(1)”查找渗漏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③延迟器下部孔板溢出水孔堵塞,卸下筒体,拆下孔板进行清洗。

3.水力警铃工作不正常(不响、响度不够、不能持续报警)

1)故障原因分析

①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安装调试不符合要求。

②控制口阻塞或者铃锤机构被卡住。

2)故障处理

①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更换水力警铃;安装缺少组件或者未按照图纸安装的,重新进行安装调试。

②拆下喷嘴、叶轮及铃锤组件,进行冲洗,重新装合使叶轮转动灵活。

5.开启测试阀,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启动。

1)故障原因分析

①压力开关设定值不正确。

②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损坏。

③水泵控制柜、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式未设定在“自动”状态。

2)故障处理

①将压力开关内的调压螺母调整到规定值。

②逐一检查控制模块,采用其它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核定问题模块,并予以更换。

③将控制模式设定为“自动”状态。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