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工作回眸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13点击量:1091

2020年,地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应急管理部党委的有力指导下,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2021年,地震系统将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摸清底数夯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防震减灾工作回眸与展望

2020年成绩斐然

●编制“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推进国家地震监测台(站)网改扩建工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六代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等项目立项。

●预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专用信息终端安装计划全部落实,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5个省(自治区)开展信息广播试点。

●优化地震监测站网布局,出台地震台站改革指导意见,完成248个地震监测站标准化改造。

●全年地震速报1063次,5级以上地震自动速报震级偏差由0.35级减小到0.15级。

●建立京津冀地区震情跟踪协同机制。

●开展2021-2030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工作,出台年度全国危险区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规则,实施大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项目。

●编制特大城市地震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制定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总体方案、实施专项方案。

●全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近31万项,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医院及9大类工程专项数据复核。

●首次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和满意度评估,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框架编制,开展公共服务试点。出台地震预警政府规章。

●为96起事件提供非天然地震信息服务。

●完成川藏铁路沿线地震区划和32座重点桥梁地震安全性评价。

●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玉树地震十周年等45个重点时段科普活动,发布“院士系列”等科普精品。

●编制国家地震科技中长期规划,出台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新组建火山研究所和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

回眸

2020年:防震减灾能力扎实提升

■ 纪淑果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地震系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切实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这一年,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编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思路和任务清单,编制“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推进国家地震监测台(站)网改扩建工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第六代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等项目立项。批复2个单位现代化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对5个单位现代化建设情况开展评估。

这一年,不断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预警工程站点土建基本竣工,设备招标全部完成,预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专用信息终端安装计划全部落实,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5个省(自治区)开展信息广播试点。优化地震监测站网布局,调整国家业务中心职能职责,出台地震台站改革指导意见,加快中心站能力建设,完成248个地震监测站标准化改造。全年地震速报1063次,5级以上地震自动速报震级偏差由0.35级减小到0.15级。健全长中短临预报工作机制,建立京津冀地区震情跟踪协同机制。开展2021-2030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工作,出台年度全国危险区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规则,实施大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项目。

这一年,编制特大城市地震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制定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总体方案、实施专项方案,开展普查试点“大会战”,强化加固工程地方责任督导,加快推进工程实施。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推进出台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改革的意见。全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近31万项,抽查安评报告205份,排查地震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系统68项,完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医院及9大类工程专项数据复核。

这一年,出台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确定35项公共服务事项和第一批51个服务产品。首次开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和满意度评估,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框架编制,开展公共服务试点。出台地震预警政府规章。建成“互联网+监管”系统。为96起事件提供非天然地震信息服务。完成川藏铁路沿线地震区划和32座重点桥梁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玉树地震十周年等45个重点时段科普活动,发布“院士系列”等科普精品。

这一年,科技支撑引领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扎实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编制国家地震科技中长期规划,出台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开展局属重点实验室评估,新组建火山研究所和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制定“十四五”地震人才发展规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取得突破。

这一年,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以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进行彻底的政治体检。中国地震局党组切实担起政治责任,边巡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163项整改措施全部完成,巡视反馈事项得到有力整改。

“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 张帅伟

“十三五”以来,地震系统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地震安全保障。

五年来,防震减灾新理念引航定向、深入人心。中国地震局党组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先后出台7个重要指导性文件,描绘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蓝图。聚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地震系统以大刀阔斧、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深化改革。

五年来,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更加顺畅。地震系统全面落实中央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各项要求,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完成人员转隶、职能划转。制修订地震安评条例和35部地方法规规章,发布3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优化监测预报业务布局,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改革,在全国开展地震安全监管大检查,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优化局属研究所布局,防震减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出台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纲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本业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五年来,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持续提升、不断进步。全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国内地震实现2分钟自动速报。新疆精河6.6级、云南墨江5.9级地震的震情研判和应对处置取得良好减灾实效。与“十二五”相比,中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大幅度降低。完成全国55条主要活动断层和21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消不设防地区,统筹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支持2827万户危房改造。编制完成雄安新区战略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地震安全专项规划。开展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900余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1300余项建设工程应用减隔震技术,港珠澳大桥等10余项工程布设结构健康监测和诊断技术系统。定点扶贫县甘肃永靖正式脱贫摘帽,选派23名干部、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助力提升新疆和西藏防震减灾和守边固边能力。

五年来,地震科技创新核心动能愈发凸显。与白俄罗斯、厄瓜多尔等国签订合作协议,举办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和两届地震预警国际研讨会,20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机制。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联合召开首届全国地震科普大会,与山东等地方政府合作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联合基金,与天津大学等高校共同推进地震科技创新,与中铁等公司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成功转型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2项。

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出台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实施意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细则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实施地震人才工程。两次接受中央巡视,扎实开展内部巡视巡察。

展望

明晰思路 推进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地震科技创新

■ 李超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是减轻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基础手段。高质量发展对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要夯实监测基础,优化观测布局,建设覆盖全面的现代化综合地震监测体系,加强监测站网运维保障、质量管理、观测环境保护,推动地震台站业务转型升级。加强预报预警,推进会商制度改革,建立新时代群测群防模式,健全预报业务体系,加快建设地震预警体系,优化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是落实“以防为主”要求的必要举措。要推进实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开展隐患排查和城市活动断层探察,为国土利用、城乡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安全奠定基础。严格新建建筑抗震设防监管,依法落实抗震设防要求,建筑抗震设防水平不断提升。严峻的地震形势要求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实施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探察,做好危险源探测和各类承灾体调查,开展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建立科学先进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体系。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依法构建全链条抗震设防体系,做好抗震设防服务,高质量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提升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水平,促进城乡抗震韧性整体提升。

提供防震减灾服务是服务大局、造福人民最直接的方式。要主动融入“全灾种、大应急”体制,强化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运维及地震应急准备,震后第一时间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与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推进建立与应急管理部门深入融合的协调机制,规范大震应急处置流程,完善技术系统,提供专业支撑;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多元主体构成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地震科技是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开放合作与交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支持投入,显著提升地震科技实力。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相比,地震科技仍然存在短板,要继续创新地震科技,加快人才培养,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推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合作攻关,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地震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科技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

“五个坚持”强基固本把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地震系统自身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是坚持政治建局、服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

■ 苏琪

坚持政治建局、服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地震系统自身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防震减灾事业和地震部门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政治建局,必须筑牢思想根基,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理想信念的坚定。必须把准政治方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穿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提高政治能力,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服务立局,必须增强服务意识,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地震安全服务。丰富服务产品,提高基本服务产品质量,拓展专业服务产品,丰富应急响应服务产品。创新服务流程,通过实行清单化、全过程管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方式,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夯实服务基础,推进公共服务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

坚持科技创新,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坚持“四个面向”,明确地震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打造跨行业跨单位的科技创新团队。改进科技创新统筹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开展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防震减灾工作更高“智”量、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格局、更高标准,就要坚持人才强局。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线上线下融合,分级分类实施。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分类评价、选拔任用、分配激励和表彰奖励等机制。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严把“入口关”,实现能上能下,激励干事创业。

“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十分严峻。统筹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依法治局,不断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严格依法依规履职,规范单位内部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健全廉政勤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自觉性。

凝聚力量 实干开拓新局面

深入分析当前防震减灾发展形势,统一思想,明晰思路,为开启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凝聚力量

■ 彭扬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发展大势紧密相连。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生命线工程不断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加速,地震灾害链不断延长,重特大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十分紧迫。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是新发展阶段地震部门的重要职责使命。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期盼,地震系统深入分析当前防震减灾发展形势,统一思想,明晰思路,为开启防震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凝聚力量。

要不断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营养,筑牢思想根基、笃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持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激励人才担当作为,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在奋斗中成就彼此、实现价值。要永葆斗争精神,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在地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愈难愈进、愈险愈进,优化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要深化开放发展,汇聚各方力量开展合作攻关,善于运用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提高防震减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现代智慧防震减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